第442页

一早就从科委那边得到了消息,现在听到说要和624所合作开发一款新的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刘总工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示意杨辉随同一起往办公室去坐下来商量具体的情况。

等到坐下来之后,才看到办工桌上面已经有了一份资料,而看了一眼这东西一眼之后,杨辉的眼睛渐渐地亮了起来,这不就是现在正需要的核心机设计资料吗,看来624所的预研一早就瞄准了现在的需要,眼光是挺毒辣的。

把东西放好之后的刘总工转过身之后,就看到了杨辉的动作:“哟,你都已经看到了啊,怎么样,对这份关于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的技术构架感觉如何,我们624所都已经对这款核心机进行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利用我们之前研制中推核心机的成熟技术,完成这次的项目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刘总工作为624所的所长,对于共和国的航空发动机现状也是相当的清楚,在杨辉当初留下资金要求624所对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进行预研的时候,刘总工就已经猜到了西南科工的需求是一款什么级别的核心机,毕竟西南科工在航空发动机线上的空缺是个专业人士都能看的清楚。

而杨辉看到这份资料之后也是高兴不已,完全没有想到624所如此神机妙算,已经提前开始了核心机整机的研制,这就意味着发动机的研制又可以再加快至少半年时间,这对于一款民用发动机的来说,那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错,非常不错,我看就可以按照这个设计方案继续下去,差不多也可以满足我们这次的新小推的所有需要,就是不知道完成研制需要多长的时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521章 走错了门

由于624所提前开展的核心机研制工程进度很不错,很多的数据也就不用双方再过多的有什么讨论,即便是杨辉对这核心机的部分技术还有些不满意,但碍于核心机的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国内具体水平的限制,杨辉也只能是做了妥协。

对于杨辉的这丁点儿的不满,刘总工也只能表示遗憾:“一些方面的数据的确有些不太好看,但我们需要的是整个核心机的总体性能优秀就够了,我可以保证最后的数据一定可以满足性能要求,就以我这624所所长的名头来保证,90年年底之前拿不出合格的核心机,我这所长也没有必要在当下去了。”

刘总工倒是胸有成竹,杨辉就更不好再多说什么,好歹人家624所也是国内在核心机研制领域中的大哥,西南科工这些年都因为中推核心机的项目,在涡扇10发动机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队伍也被拆的四分五裂,也就只能在核心机三部件的燃烧室上面能够把624所压下去,现在的西南科工和624所已经隐隐有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技术交叉。

也就是说,现在若是由西南科工自己来做这次的中推核心机项目的话,还并不一定会有624方案这样优秀,该是人家624所干的活儿,西南科工抢也抢不走。

“那就按照这个方案继续下去吧,能够在90年之前拿出成熟的核心机,我们西南科工还能有什么多说的,一切都要看结果说话。反正还是那句话,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核心机的喘振裕度要高,我们这次的核心机是用来做民航客机动力,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之所以一在强调这次的核心机喘振裕度要设计的更高一些,这都是因为按照巴航工业给出的支线客机飞行记录来看,支线客机飞行高度本来就没有干线客机飞的高,更加容易受到乱流的影响,加上这飞机的体积、重量都没法和干线客机比,飞行环境的舒爽完全可以和飞军用运输机比。

不仅乘坐感觉比不上大飞机,由于飞行情况变化太大,发动机的进气情况也会有更多的变化,这就要求发动机有更高的喘振裕度,这一点是杨辉必要强调的一点。

而刘总工这时候似乎也听烦了,索性就直接告诉了杨辉这次的核心机设计是按照什么要求来干的,它相信只要杨辉通过之后就什么也不会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