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位面共和国十号工程使用的就是al31f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设计时就没有打算给单发战斗机使用,原因就在于毛子设计这发动机的时候,在滑油系统的设计上有很大的问题。
su27系列的发动机双发设计自然不容易出问题,但在十号工程上就暴露出了这31f发动机的巨大设计问题。
所有坠毁的十号机百分之六十都是发动机问题,而这些发动机问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因为31f滑油系统问题导致!
要说这些问题,其实老毛子自己也知道,但因为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就是那样,要不动大手术的情况下改进滑油系统已经是不可能。
也就可以说,所有的31f发动机性能都不可靠,这一问题就如同苏27机体本身的软骨病一样,都是在大改之后的苏35上面才有所解决,那时候的31f已经大改成了f117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这样的超级复杂工业产品,都是力求零部件能够更少一些,从而增加可靠性,而航空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就更是如此。
对于31f的这些问题,李总师自然是不知道,甚至连共和国军队自己都不知道。
现在的611所十号工程已经比上一位面更早确定了要给十号换用31f,但31f的滑油系统问题,杨辉也拿它没有办法。
实在是31f现在的设计就是这样了,人家苏联人自己都不在意,你共和国还挑剔三捡四什么?
愿意提供给你发动机用就不错了,没见到现在我们费心费力的给你们改发动机机匣安装位置已经很麻烦了吗?
这种情况杨辉不用想都能猜出来,毕竟现在的苏联人都还在沉迷于最后的荣光之中,强大的大国自信依然让毛子保持着绝对的自傲。
不管老毛子的31f是什么问题,西南科工自然是没有闲心去管,好好抓紧时间,把现在的中推发动机项目拿下才是正经的。
而台下的众人对于李总师说的取消风扇前点支承之后,以及这种设计所带来的简化结构都是相当明白。
现在对于西南科工采用的“双无”设计,已经没有了一刚开始的大面积反对,除了赞同的人之外,剩下的人大多都是对此设计不做评价。
这时候,成功已经就在眼前,只需要再祭出新中推设计的最后一个优点,西南科方案也就算汇报完成。
而这最后的一个优点,就不同于“双无”设计那样有争议,最后的一个优点是毫无疑问的压轴设计,这也是西南科工针对军用涡扇发动机特殊需求,做出的重大攻关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