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众所周知:雷达的天线,信号接收机都是装在机头雷达罩里面,雷达罩的重量距离机身升力中心远,在一切为了配平考虑的时候,尽量选择将雷达的其他部分往机体升力中心靠。

这种原理就好像是做跷跷板一样,同样的重量靠近支点和靠近两端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456章 心机婊啊

在这种所有设计师都想要把一些可以不用放在机头雷达罩里面的情况下,战斗机机载雷达的就不可避免的有了划分成几个单元(lru)的设计。

按照不同的功能,一般的机载火控雷达分成四到六个单选:天线、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电源、处理器,有的还要算上显示器之类的。这都是按照各国的各自方案分,有的没有电源这一单元,直接接上机载电源就行了。

这里面的天线、信号收发器是必须放在机头的雷达罩里面,电源的安装位置就可以适当的往升力中心靠,一般会放在座舱和雷达罩中间的部分。

而雷达信号处理器就是可以直接往座舱里面塞,雷达显示器这种东西就更不用说,战机的座舱先进一些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单独的雷达显示器。

人家可以直接将雷达信号处理后放在座舱的多功能显示器上面,这也是有的雷达没有单独的显示单元的原因。

而现在这种多功能显示器,正是fc-17所要有的一个重要技术,2035型雷达也正好没有单独把雷达显示器拉出来另外算成一个雷达的单元,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但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将这种雷达的单元分开放置也会带来一些坏处,最典型的就是各个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递问题。

同样是传递数据,el2035雷达使用的方法就有些落后了,以色列在研制2035雷达的时候走的是法国路线,将各种数据都单独用各自的线缆传递,所以在雷达各个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递技术并不怎么样。

原本的2035雷达数据传递所用的线缆数量多,可靠性不高的同时,还带来很多的死重。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西南科工在同诺斯罗普合作的时候接触到了1553b数据总线技术,特别是西南科工在生产泰国的歼七四t订单的时候,直接用的就是ag-67雷达。

这时候ag-67雷达上用的il-std-1553b雷达单元间数据总线技术就到手了。

有了西南科工这边的便利条件,长红厂和以色列方面也是各种不择手段搞懂了这东西。随后就作用到了7806雷达上面。

仅仅是这一项技术所带来的减重就有10kg还多,单是这一项改进就把2035的改进型7806雷达的重量控制到了和ag-67雷达同一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