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

说着,就有指引着众人来到一边的四分之一实体剖视模型前面,指着高压压气机的齿轮联轴器自豪地解释着,这东西又是核心机整机技术的一大亮点。

圆弧端面齿轮联轴器是欧洲航空发动机设计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工作面是由一凹一凸两个齿轮组成,这就造成这种齿轮的面制造起来非常麻烦,需要有专门的格里森齿轮磨床制造。

这种特殊的设备是制约该技术推广开来的一大重要原因,但现在的共和国不存在这种问题,由于引进的斯贝202发动机也是采用圆弧端面齿轮联轴器设计,自然共和国也就有了制造这种特殊齿轮的格里森磨床。

这才是624所为什么敢采用这种欧洲血统航空发动特有设计的原因,谁让咱自己有了这种技术啊!现在有了就要有效的利用起来,不然就是绝对的暴殄天物。

要知道这种圆弧端面齿轮联轴器的好处太多,最大的一点就是人家可以做到自动定心且传递超大扭矩,拆装也相当容易。

而这些优点中最让众人看重的则是自动定心功能,这种自动定心功能可不是简单的自动定心,它不仅仅在常温下可以做到自动定心,在高温环境中高速转动的压气机同主轴之间依然可以做到完美地自动定心。

这就很有意思了,不管在常温还是高温情况下都可以做到自动定心,这就意味着压气机、主轴之间的连接可以做到更紧密,整个转子运转起来之后的震动也可以大幅度降低。

这种设计就完全可以弥补中介轴承设计的弱点,从而可以做到放心大胆地使用中介轴承设计。加上圆弧端面联轴器的其他优点综合在一起,核心机想不使用这种设计都不行,实在是非它不可啊!

第391章 装机联调

仅仅是从现在的数据以及结构设计方案来看,中推核心机项目实际上也算不上多先进。

和f404比,新核心机避开了恐高症,涡轮最高总温增加了一些;和rd33比,优势倒也不是太过于明显,仅仅是少了一级压气机,整个核心机的重量有控制。

看起来这款发动机要比f404、rd33都要先进,似乎这就是一款世界领先的核心机,后续以此为基础研制的军用中推理所应当的要比这两款发动机先进。

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你一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中推核心机,当拿出一款完全体的军用中推发动机的时候肯定都已经是九十年代,想想一款九十年代才能定型的发动机,拿去和两款在七十年代定型的中推比。

若是这样你都还不能比人家都所突破、性能有所增加,那还真就别活了,西南科投资这么多钱、焦急地等待这么久还有什么意义?

毫不客气的说,等到九十年代拿出完全体的军用中推之时候,代差就再次出来了,九十年代国际军用航空发动机出了些什么东西?

也不多:最牛逼的要算f119,这绝对是妥妥的代差,也许有的人要狡辩说那仅仅只是大推方面,和中推不是一个量级,没法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