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已经在歼七四的设计中学会了皮托管进气道设计,而且我们在yz1试验机中得出了结论,大边条翼和简单皮托管进气道设计不会有冲突,我们完全可以使用简单皮托管进气道设计。”
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把杨辉看都有些怀疑自己,但仅仅只是一瞬间之后,杨辉就坚定了自己的心,绝对不能再继续使用老式的皮托管进气道设计。
若真的是采用了简单皮托管进气道设计,这就意味着新的多用途战斗机将变成一款侧重攻击的攻击机,原本该有的战斗机属性将会有很大的削弱。
“不行,皮托管进气道设计我们肯定是不会再采用,这种进气道的超音速性能不够,我们这是一款多用途战机,不是一款攻击机。”
虽然使用皮托管进气道也可以实现飞机的超音速,但这在杨辉看来是绝对不能忍的,这样的超音速是失败的,要超音速飞行,还是得要用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甚至是更进一步的……
“按照你的意思是要准备使用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这东西虽然好,但你们似乎并没有设计这种进气道的经验。别看我,我们诺斯罗普也没有设计过这种进气道的经验,我们的yf17、f18都是采用皮托管进气道,我们也没有办法给与帮助!”
诺斯罗普倒也光棍,直接承认自己没有设计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的经验,如果杨辉不是重生众,或许也就妥协了。
但杨辉并不是一般人,他总是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设计二维矩形进气道的经验,那就尝试着研究嘛!以西南科工、诺斯罗普这两大巨头的技术能力突破矩形进气道设计也不过是简单加愉快。
上一位面中十号工程原本就是采用了皮托管进气道,但后来刘司令拍板要换涡扇发动机,于是乎,为了将就涡扇发动机,0611又把原本的皮托管进气道改了,整成了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
这才有了上一位面中最后定型之后的十号机,销魂的矩形大嘴巴,加上那六根更加销魂的加强筋,简直是标志性的设计。
不说十号工程的好坏,这里要说明的只是二维矩形进气道的突破,实际上并不是太困难,更何况有了诺斯罗普的参与,拿下这东西就更加简单。
“没有经验好说,我们就研制嘛,总不能就这样永远都用皮托管进气道,以我们双方的实力搞定这一点也不是太困难的事。”
这话说的那叫一个轻松,就连诺斯罗普也是轻蔑的一笑,的确如同杨辉所说,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对合作双方来说并没有任何难度,但诺斯罗普却没有任何要研制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的动力。
现在的诺斯罗普已经开始了yf23项目,这个项目使用的可是更加牛逼的加莱特进气道,比之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又要先进一个级别。
诺斯罗普已经跳过了二维矩形进气道,算是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人家有更加先进的东西,哪里会对老掉牙的二维矩形进气道有什么想法。
尽管对诺斯罗普团队的技术能力很自信,但诺斯罗普依然对杨辉的提议不感兴趣,但问题是现在的诺斯罗普还不能透露任何一丁点儿关于新进气道消息,这就让人比较蛋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