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这么好的东西,自然能让发动机整机生产厂高兴不已,但现实情况按却让株洲厂高兴不起来,改进涡浆五发动机对株洲厂来说受益并不大,甚至株洲厂的回应很平淡。
“快别说了,现在株洲厂还真就对我们的新减速器不感兴趣,他们的涡浆五发动机已经很少生产了,大部分份额被交给了东安动力那边。倒是一直要求我们协助改进涡浆6发动机。”
第361章 保障必须到位
随着钟建设将情况说清楚,杨辉这才明白问题。现在的涡浆5发动机生产线已经被无偿移交到了北方的东安动力公司,株洲厂已经不再继续生产涡浆5发动机,自然对涡奖五发动机的改进没有什么兴趣。
至于说株洲厂改而要求协助涡奖6发动机的改进,这就又要说到另外一个项目,涡奖6发动机装配在运八飞机使用,而运八飞机在84年就开始了运八c改进计划。
该计划对运八飞机各个方面改进很多,国家甚至引进诺克希德公司协助改进,大规模的改进,自然在发动机上也不能落下。
87年初,株洲公司的涡奖6发动机正在改进中,作为国家立项项目还是有些钱的。株洲厂打算在加大功率、降低油耗上下功夫,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涡轮进口温度,并提高约2%的转速。
尽管这些措施很不错,也能达到预期的指标,但现在听说西南科工能在发动机减速器上进行大的改进,株洲厂自然乐的愿意接受,谁会嫌弃自己的产品性能做的更好。
“也就是说现在的株洲厂是让你们协助,研制新涡奖6发动机使用的齿轮变速器,而你们项目组现在也正在往这方面努力?”
理清楚问题之后,杨辉就抓住了问题关键所在,似乎现在整个齿轮传动项目组重心都放到了涡奖6发动机上面去了。
“都在做涡奖6发动机减速器项目,我们和德国人合作研制中的八吨级大函道比齿轮传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变速器怎么办?它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两个问题,第一个还好说,答案显而易见。第二个问题就有些不好办,正处于研制关键时刻的涡奖6,还有刚铺开研制的八吨级涡扇,都是有前途的项目。
但就现在项目组的人数来说,钟建设带领的这支队伍并不能同时支撑两个项目同时进行,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连杨辉都难以抉择。
钟建设倒是有他的想法与计划,两款发动机的变速器研制并不是不能错开。
“对这个问题,我们最开始也有担心,后来经过一番权衡以后,我们有了靠谱的安排。现在我们暂时放下了新涡扇的齿轮传动系统研制工作,将重心放在了涡奖6的改进中。”
前面一句话说完,钟建设就知道杨辉会继续询问关于新涡扇齿轮传动系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