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看过了这些资料,也就各自发表一下看法吧,我们在前五年的预研工作中,大部分的精力都砸在了这里面,对于这组高压压气机有很深入的研究。”
624研究的的确很深入,就是碍于条件的限制,唯独对这组高压压气机的高空性能没有做测试,这恰恰就是最大的隐患。
四下看看,杨辉发下竟然没有人站出来问问题,杨辉终于站出来,他这个糊裱匠又要站出来吸引火力,充当矛盾的焦点。
“刘总工,我看了这组高压压气机的资料,数据确实很不错,比之美国的f404也不遑多让,若是能研制出来,肯定是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在这些资料里面,并没有看到这组压气机在不同高度的压气效率曲线,所以,这些资料还有些不全吧?”
杨辉这话一说,还真就有人发现了这问题,负责涡扇10燃烧室研发的武大波,也参加了新核心机的交流会。
听到杨辉的疑问,按照杨辉说的重新翻看资料,翻来覆去还真就没有找到哪怕一丝一毫关于这组压气机的不同高度效率变化数据。
很快,所有人都发现了杨辉提出的问题,虽然都压住好奇和惊讶没有提出来,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却是怎么也没法掩饰。
624的刘大项这时候也有话说话,做科研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绝对不能乱说。
看到有人问起不同高度压气机效率变化数据,毫不犹豫的将现在的情况如实道出。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由于试验设备建设问题,现在还没有做这项试验,所以就没有这些数据。”
果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杨辉心中已经有数了,后世在f404核心机的路上越走越远,恐怕就是因为没有查出这方面数据的原因。
“没有数据,那也就是说这组高压压气机组,还有可能存在重大的缺陷对吧?”
听了杨辉的话,624所明显感觉到这西南科工的秘书长是在针对自己,这一刻连刘大项总工都有些挂不住了。
好在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刘大项总工耐心的回答着:“这位同志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不过仅仅是这一小方面而已,我看问题应该不大。”
问题不大,怎么就不大,以前共和国相关测试设备不足,但都是根据资料仿制生产苏联发动机、飞机,这些都是配套好的。
发动机性能和飞机性能的配合问题,苏联人都做过了,直接给共和国资料生产,共和国仿制的时候只需要知其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