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就是发动机方面,若是新中推核心机的研制进度顺利,那么新飞机肯定是不会使用杨辉刚开始打算的涡扇10,这东西推力太小,和f404差不多。
在新研制的核心机基础上,研发一款新的中推,推力肯定和rd33差别不会太大,一款最大加力推力为九吨的军用发动机,装上yf17已经是后世的f-18ef级别,那叫超级大黄蜂,已经算是一款准重型机。
至于超级大黄蜂这东西,杨辉倒是觉得挺不错的,侧重对地攻击,载弹量也不算小,在共和国引进的苏27还只能打火箭弹的九十年代,能搞出一款类似f-18ef的飞机。
那家伙简直就不说了,装上反舰弹对海攻击,绝对的利器,自卫能力比豹子要强上不止一星半点,对付弯弯、越南,这种攻击能力强的飞机才是利器。
至于说f-18ef的航程比豹子短,这简单,有一种东西叫保型油箱,装上之后不占翼下挂点,长腿奔袭也能胜任。
第289章 经验不足
虽然基地的跑道只是用来战机试飞的,不过三线建设的时候是按照起飞轰六的标准建造,起降三叉戟这种客机是毫无压力。
这次带来有很多纸质资料,还有f20座舱模型,加上20位工程师、随行的其他工作人员,基地包下了一架三叉戟客机,从帝都直接往基地飞,免得一周时间都浪费在火车上。
美国虽然是移民国家,各类人种都有,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工程师,几乎是清一色的白人,就算有一两位有色人种,也都接触不到最核心的技术。
能看出,这些美国人对基地也非常好奇,好歹也是在自由的国度长大,对于红色共和国的印象从小就被灌输为邪恶、落后的象征。
虽然是高级人才,对这些宣传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但心里的好奇是怎么也压制不住的。放眼望去,偌大的一条跑道,除了身后的三叉戟客机,就没有再看到哪怕一架飞机,这让一群工程师有些摸不着头脑。
飞机制造厂的跑道怎么也应该有一两架飞机在进行试飞才对,试飞可不仅仅是飞机研发阶段的事,就算是定型后的飞机,生产出来也还要一架一架的进行试飞,这叫交付试飞,只有这一关过了,军队才会接收飞机。
好在杨辉来的还算迅速,走在前面的大巴车用来接人,后面跟上的大东风用来运物品的,两辆车在空旷跑道上开的飞快。
跳下大东风,看到一群美国人,快步走上去:“大家好,我是西航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秘书长,杨辉。现在负责接待各位,请问谁是弗兰科,我们需要谈谈。”
不用找,离杨辉最近的就是弗兰科,负责合作升级歼七四座舱航电工作,在之前是f20的航电总体工程师。
f20下马,本来负责航电总体设计的工程师弗兰科,被降格为负责座舱航电,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还可以继续在战斗机航电领域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