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杨辉说的还不足,白所长觉得还有一点要补充:“不错,你说的这个方案很好,我也觉得挺有可行性。我们研制核心机,其它的交给tu,这样就可以满足德国提出的由tu公司占据至少百分之四十份额的要求,同时我们在研制核心机的时候还可以在一开始就考虑到军用方面的扩展。”
说到这里白所长就机智的停下来,话说到这里就足矣,后面半截话所有人都明白,按照白所长刚次提出来的方案来实施,那就是典型的寓军于民,军民两用。
温总设计师、杨总工程师都已经跃跃欲试了,一款先进的军民两用型核心机,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
“完全没有问题看,一款先进的核心机我们早就流口水了,现我们的涡扇10核心机虽然用上了诸如环形燃烧室、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复合冷却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在燃烧室和涡轮总温上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压气机方面依然是很大的一个漏洞。”
涡扇10核心机源于涡喷13的改进,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五级高压压气机的原始设计,确显得有些不足,五级压气机比起f404的七级高压压气机还要少两级。
这就意味着涡扇10的改进空间将会非常有限,f404可以改进出f414,但要把涡扇10改到f414级别的推力就需要下大功夫,高压压气机就是一个大问题。
涡扇10要想再增加推力只能是死命的增加函道比,而函道比不断增加,高空性能会不断降低,作为军用发动机涡扇10也就没有再增推的空间。
这一点杨辉早就知道了,现在按照白所长的说法,研制一款新的核心机,那就可以在涡扇10核心机基础上再次改进高压压气机,改为七级、八级高压压气机都是可行,以后若是需要比涡扇10推力更大的新中推,那就可以直接把新核心机那出来使用。
使用德国提供的资金,打着参与新型商用发动机的研制的旗号,研制一款军民两用的核心机,就是德国人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
德国现有的技术要搞核心机这种东西,只能说这还是有些困难,核心机研制需长久的积累,特别是高温涡轮材料,这些德国还真就没有。
二战的失败使德国在航空工业方面损失太大,现在依然还是偏科,核心机的制造还是五大流氓的专利,德国要加入进来还需要再努力才行。
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四人算是满意了,现在就需要等tu公司前来基地谈合作,虽然现在基地承担核心机研制,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需要得到德国方面的支持。
德国的机械加工技术是绝对的令人羡慕,在核心的制造中,精度若能达到国际水平,压气机的效率就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虽然通过一些其他的技术也可以弥补压气机制造精度不足的缺点,但是采用其他的方案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会增加重量,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
“好的,那我们现在就这样先定下来,tu方面需要下个月才能到,我们现在就先等等,不过为了能让tu公司不小看了我们,需要准备一下,拿出些实力来让德国方面看看。”
杨辉在西飞是亲眼看到bb公司的一路变化,在观看了轰油六的首飞之后,bb是完全变了一个样,要想把对手震摄住,还是需要自己拿出靠谱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