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问题麻烦了,人海茫茫,想要寻找这对母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便是徐应龙有神识,有追踪术,但是他对李新民的妻儿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找人?
无奈之下徐应龙只好先回到康县县城,然后找了个酒店住了下来,反正晚上也没有前往张垣的大巴。
夜晚,徐应龙再次将李新民的魂魄从魂玉里召了出来,将事情的经过和他说了一遍,希望李新民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李新民沮丧之余也想不到妻子会带着儿子到什么地方,据李新民说,他妻子也是康县土生土长的人,妻子的娘家就在小榆树村三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子。不过妻子的娘家早已经没人,老丈母娘十年前就过世了,老丈人五年前也走了,妻子还有一个姐姐,却远嫁到了中原省,两家几乎没有什么往来,而且大姐夫有些看不起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的人,妻子也不可能带着儿子去投奔她姐。
想来想去李新民觉得妻子很可能带着儿子到了附近的城市,最有可能到的地方就是张垣、石市以及京都这几个城市,因为这几个城市是距离小榆树村最近的大城市,其次村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在这几个城市打工,妻子很可能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在一起。
徐应龙想了想,觉得李新民说的有道理,决定第二天再去一趟小榆树村,挨家挨户问问,看看李新民的妻子是不是和村里其他年轻人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徐应龙就雇了一辆三轮摩托再次前往小榆树村,这次他挨门挨户走访,询问李新民妻儿的下落,但是依然一无所获。
通过和村民们交谈,徐应龙发现村里的人对于李新民一家人似乎不大愿意说,他们家的事情就像是村里的一个禁忌。而且徐应龙也看得出来,不是村民们不知道李新民妻儿的下落,而是没有人肯告诉他。
徐应龙旁敲侧击,最后才搞清楚原因。李新民跑路之后,警察和被害人家属经常到李家闹事儿,逼的李新民的妻子不得不带着儿子离开村子。既便是如此,那些人还是隔三岔五的到村子里找人,看看那对可怜的母子回来了没有,而且还托人多方打听,寻找李新民的妻儿。
正因为如此,村里人对于徐应龙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十分警惕。村里人已经对不起李新民一家了,要不是村里人迫于县里、乡里的压力孤立李新民一家,他也不会疯狂的去杀人报复。所以村里的村民们不想再害了李新民的妻儿,因此对她们的踪迹三咸其口,怎么都不愿意透露给徐应龙。
第234章 傲慢的李县长
知道自己再待下去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徐应龙决定从小榆树村其他外出务工人员身上着手,看能不能通过这些人找到李新民的妻儿。
徐应龙知道每个县里都有专门统计外出打工人员去向的部门,于是徐应龙回到县城后换上自己的军装,然后打车去了康县政府大楼。
说明来意后,政府大厅负责安保任务的一个警察给上面打了个电话,很快徐应龙被带到了五楼,看到科室牌上写着“县长办公室”,徐应龙知道自己马上要见到的就是康县政府的一把手。
康县县长五十多岁,是个瘦高个,带着个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进了办公室后,带路的民警对徐应龙说道:“这是我们康县的李迎春县长,有什么事情您和李县长说吧!”
“嗯,谢谢!”徐应龙点了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