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自己过去所犯错误下的产物,而是通过吸取教训成长为新人。想到自己曾是坏人,我多少有点不爽,但我的初衷并非做一个坏人。”乔丹·贝尔福特在法庭上面为自己申辩,“在华尔街,你很容易和自己的所作所为脱开干系。我不应该太把别人对我的看法当一回事,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人,所以其实我很介意。”
但控方律师对乔丹·贝尔福特的这番言论嗤之以鼻,反驳道,“如果你想把自己塑造成只是做错小事的老实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乔丹·贝尔福特,你是一个多年来每天晨醒都只想着‘今天我能做什么坏事’的家伙。”
出庭作证的fbi探员也说道,“我曾经碰到过做坏事的坏人,也碰到过犯过错误却不会再犯的好人,乔丹·贝尔福特显然属于纯粹的坏人。”
这个结尾,几乎给乔丹·贝尔福特定了性,而且墨菲也不怕乔丹·贝尔福特找自己的麻烦,因为这是在乔丹·贝尔福特出狱后追加罚金处罚的庭审当中,真正发生过的一幕,斯坦顿工作室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获得了相关的法律授权。
虽然最后接法庭的场景给乔丹·贝尔福特出狱后的生活定位为依然是个混蛋,但总的来说,墨菲在影片当中,不站在任何立场,没有对乔丹·贝尔福特明确的批判,也没有对廉洁的fbi探员的赞扬,这方面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用真实的而又超乎平常的镜头将一切浮华收入囊中,在将囊口对准观众,于是所有表面光鲜内里腐败的事物倾泻而出,让观众彻底淹没在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中。
“人性在金钱驱使下向狼性发展。”散场的时候,《好莱坞报道者》的专栏影评人托德·麦卡锡这么在自己的小本上写道,“这是人类欲望的本能战胜理性的故事。”
离开影院,托德·麦卡锡立即赶回自己的工作室,第一时间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
“从喜剧效果、视觉效果、剧情安排以及表演上来说,墨菲·斯坦顿的这部《华尔街之狼》绝对对得起他偌大的名头,或许有人会认为影片尺度过大,但这些金钱、美色、毒品,正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华尔街对金钱的狂热,亦如对毒品的依赖,而对毒品的依赖,又比肩于美色的诱惑,这算不上递进关系的一层又一层,构筑了华尔街人纸醉金迷的腐化生活,也凸显了他们骨子里的狼性。”
“《华尔街之狼》,正是21世纪之中,一把彻底抛弃了温情和鸡汤的血淋淋的刀,墨菲·斯坦顿用它刺穿浮华,直直捅向时代罪恶的心脏。”
连续发完推特和脸书,托德·麦卡锡在这两个社交网站上逛了起来,与那些老化固执的影评人不同,他年龄虽然大了,但也知道职业影评人如果不想在这个信息可以即时分享的时代被淘汰,就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有这样见识的影评人不止托德·麦卡锡一个,他很快就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了同行发出的影评。
“《华尔街之狼》这部影片中,墨菲·斯坦顿镜头精准,尽显奢华,却不做作浮夸;调度精妙,让人玩味,却不戏谑轻佻;画面大胆,视觉冲击强烈,却绝不流于肤浅,将影片的情绪一次次推向高潮。”
“这些直击心灵的优点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发出呼声,管它的大尺度镜头,我就要拥抱电影,拥抱墨菲,拥抱唐尼,谁说直面贪婪的欲望,直视淋漓的罪恶,就拍不出一部好电影?”
连一向喜欢冷嘲热讽的《纽约客》的影评人都给了墨菲·斯坦顿和这部影片好评。
托德·麦卡锡继续在他关注的同行的社交网站上翻看,他看到了老朋友《洛杉矶时报》的专职影评人肯尼斯·图兰的也更新了脸书。
“看完《华尔街之狼》,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那些展示华尔街精英俱乐部内聚众声色犬马的香艳镜头了。没错,墨菲·斯坦顿在这些花花绿绿的片段之间节奏拿捏得妙极了,一个小高潮推向另一个小高潮,各种裸露和丑恶都展示得赤裸裸的,毫不掩饰。这些美和丑聚到一起,组成了庞大的荒谬大合唱,一个组曲进入下一个组曲,黑暗、幽默、群情振奋,娱乐效果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