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吓不到你们。”他又说道,“不让你们觉得出乎预料的话,你们把我的头拧下来当球踢!”
其他几个人将信将疑,一起走到影院前,大概是遇到了散场时间,迎面走来不少人,这些人就跟大部分看完影片的观众一样,边走还边讨论。
“真是厉害的导演,厉害的编剧!”有人的声音还比较高,“最后绝对是撒旦才能想出来的转折。”
有人接口,“我真的佩服死导演和编剧了,这样的结尾是怎么构思和拍出来的?”
“我提醒你一句……”另一个人卖弄般说道,“导演和编剧是一个人,你称赞一个人就行了。”
“我乐意称赞两个!”那人很陶醉的样子,“这样的恐怖片,这样的导演不称赞,我还称赞什么样的?”
这些话都传到了金发男孩那群人的耳朵里。
看到那些人走到自己的对面,金发男孩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抱歉,打搅一下。”
那几个人看了过来,他赶紧问道,“能知道你们刚才议论的是哪部影片?”
“墨菲·斯坦顿!”说话的人被同伴拉了一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电锯惊魂》,导演是墨菲·斯坦顿。”
就像急于分享自己乐趣的孩子一样,他又说道,“如果你喜欢恐怖片的话,强烈建议你去看看这部电影,那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听过对方一番吹捧的话,金发男孩不禁相信了黑发混血儿的话,心中对影片的期待更高了。
在缺乏足够宣传营销的情况下,《电锯惊魂》口口相传,虽然不像主流商业大片那样能人尽皆知,口口相传的效应却是最能带动其他人购票的方式,很多恐怖片爱好者或从朋友、或从同事、或从亲人口中得知这部影片的信息,然后走入影院,绝大部分都会得到满足,再次向自己周边扩散……
这种从相对信任的人口里得知的消息,流传速度确实比较慢,对人的实际购票刺激,却远远超过媒体上面的炒作。
凯文·哈兰德是一个围绕电影圈讨生活的自由职业者,像他们这样的人有很多,比如某个电影明星来拉斯维加斯举行活动,他们可以接受一些公司的雇佣,充当最热情的粉丝,有些公司需要调查作品在赌城的热度或者市场前景,他们又可以化身为调查员。
好莱坞养活了他们,他们也紧密围绕好莱坞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