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西洋鲑鱼,这种鱼的价格不错,但我并不推荐你养,这种鱼在南方活的会好的多,因为咱们这边太过于寒冷的关系,这是三年生的,名义上说,可以直接投放到海里,但其实还需要再养一段时间,我听艾德华说了,咱们那里没有淡水的水源地,这种鱼不太好养……要是直接放养的,我推荐你这三种,石斑,巨石斑和美国红鱼。”铁牛看着蒋海认真地说道。
其实说起石斑来,种类很多,但如果光是叫石斑的话,那就是老虎斑,因为老虎斑才是正经的石斑,而巨石斑,在国内也叫做龙趸,价格跟石斑鱼几乎差不多,但体型要比石斑鱼大的多,最后的美国红鱼,也是蒋海毕竟在意的一种鱼。
“巨石斑需要两年长成,长成之后,大概每公斤可以卖到三十美刀左右,巨石斑的情况跟石斑差不多,养一年也可以卖,不过只有两公斤左右,长二年可以长到十五公斤左右,所以基本上都是要养两年卖的,价格差不多,每公斤三十美刀左右,但这种鱼的成活率很低,不仅大自然要淘汰掉一些,它们也会自相残杀,需要不停的进食,成本也很高,鱼苗成活率不超过百分之四十,当然我说的是野生养殖,如果是网箱的话,会相对高一些。”看着蒋海,铁牛慢慢的介绍着,看着他指的那个网格,蒋海也犹豫了起来。
第109章 确定养殖
按理来讲,养龙趸自然是最赚钱的,一尾幼苗的价格是1美刀15美分,养两年,一条鱼的成本,大概在五十美刀左右,长到十五公斤的话,一公斤三十美刀,那就是四百五十美刀一尾鱼,看起来只是翻了九倍,但一尾鱼却赚了四百美刀,一百尾就是四万,一百万尾就是四亿,但要养一百万尾,按着成活率算,就要买三百万尾的鱼苗,一个鱼苗的成本五十美刀,加在一起,就是一亿五千万美刀,有人说了,也很赚啊,还赚两亿五呢?
可要明白,指不定有什么天灾人祸,比如说万一海啸了呢?波士顿这里这么容易刮台风。
这么容易下暴风雨的,万一海啸了,地震了,或者是哪个太平洋的输油管暴了,刚好弄到蒋海的渔场里面,是,美帝政府会赔一部份,但那也只是一部份,最终蒋海还是会血本无归的,这也是因为什么,明知道养这些名贵的鱼赚钱,但北美大部份的渔民,还是愿意去养鳕鱼和鲱鱼的关系,至少那些东西保准啊,就算是今年栽了,还有美帝政府的补助,不至于赔太多,所以愿意冒险去养这种鱼的人,在美帝也是凤毛鳞角的,基本上养殖的话,也是小范围的养殖,没有人愿意太大范围的去养这些东西。
“剩下的真鲷类,我就不给你推荐了,因为这些鱼都是独来独往的,你养了也不好抓,最后的就是这个了,美帝红鱼,这种鱼也是最近这些年才刚开始流行的,听说在华夏挺受欢迎的,每公斤成鱼的冰平价,大概是十二美刀左右,不过幼鱼便宜,二十美分,跟鳕鱼差不多,但要比鳕鱼贵的多,也比较好养,长的快,一年最大可以长到三公斤重,最小也有一公斤以上,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吃的多,而且容易长病,对于海水的要求较高。”在介绍完了石斑和龙趸后,铁牛便着重的给蒋海介绍起了这种鱼,美帝红鱼,这种鱼在国内也是有养殖的。
所以蒋海也有一些了解,这种鱼的外型,跟黄花鱼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毕竟都是同一属的,石首鱼科,算是远亲,原本在美帝和墨西哥那边,这种鱼是海钓者最喜欢的鱼。
味道不错,不是太腥,但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好的鱼,最近国内正在流行吃这种鱼。
所以到了美帝,这种鱼也是不愁销量的,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鱼比较好养,幼苗便宜,如果渔场的水质没有问题,不长病的话,一条鱼成本,也就是在两美刀左右。
一公斤十二美刀,按着养一年,平均两公斤算,那就是二十四美刀,一条鱼可以赚二十二美刀,一百万尾就是两千两百万,成活率要比石斑高的多,那种鱼就喜欢吃同类,这种鱼可没有这样的习惯,只要食物充足,就问题不大,所以蒋海一听,心里面也有一些偏向这种鱼。
“那可不可以混养呢?”不过偏向也只是说说而已,蒋海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向着他问道。
听到蒋海的话,这边的铁牛也不禁跟着愣了一下,混养?
“老板,你真的这么决定了?”坐上了汽车,艾德华看着蒋海,不禁有些犹豫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