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瓶上,一般会装饰有类似包袱巾或者束带的花纹,有的还会凸雕。这种瓶子,是清代才开始有的,包袱谐音包福,寓意美好,出现之后,便成了皇家宫廷常见的物件,后世模仿得也很多。
这件包袱瓶,是粉彩的,除了中间一圈包袱巾的纹饰,上面还画满了各种花色的皮球,看起来挺协调,挺舒服。
“您真是有眼力,这可是乾隆官窑。”摊主见唐易看得仔细,停止了打屁,扭头凑近说道。
“这款儿仿得不错,就是有两笔稍微松了点儿。”唐易轻轻把瓶子放到摊上,递给摊主一支烟。
嘿!摊主一愣,刚才那句“您真是有眼力”纯粹是说溜了嘴的场面话,结果听唐易一张口,还特么真是行家!
摊主接过烟,“别光看款儿啊,您看这釉,看这彩。”
“最低多少出?”唐易点上了烟,接着问道。
摊主伸出了俩手指头晃了晃。
“两百啊?”
“您是行家,别砸我罐儿行吗?”
“你不说话,让我猜,现在又嫌我猜低了。”
“两万!我给您说,咱不说款儿的事儿,您就说,这是不是件老东西吧?”
“三十年前的也是老东西。”
“您别跟我开玩笑了,想不想要吧?想要,咱们再谈价儿。”摊主始终不提年代的事儿。不少行里人有这习惯,开口提了的东西,不改口,哪怕最后是白菜价儿卖的。
“想要。”
“那您能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