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身边的小伙子当时就取钱去了。
当天晚上,袁水泡在家里数了一晚上的钱,也琢磨了一晚上。从此以后,他转行了,像模像样的学起了瓷器,先从青花入手,所以学得最扎实。拿着十八万当本儿,做起了古玩生意。
袁水泡变成了袁青花。
这时候,袁青花一边和唐易毛逐应承着,一边随意看了几眼店里的东西,这一看,一下子就发现了刚摆出来的康熙青花诗文笔筒。
“唐老板什么时候上的好货啊!”袁青花眼睛放光,高高抬手,指向笔筒。
袁青花穿了一件休闲西装,开着扣儿,这一高抬手,腰间露出了吊着的一块七八公分长的黄中泛青的铜牌子,也被唐易给发现了。
第485章 怪异文字
毛逐一看袁青花指着这个笔筒,心中一喜,这好东西就是好卖,虽说是康熙民窑,但是康熙一朝,官窑民窑皆精,加上又是书房里的玩意儿,满片儿的诗文,相当讨喜。
更重要的是,袁青花他好这口儿啊,看来能讨个好价钱了。
“要不说整条街上,就您是真的懂青花呢,一眼就看中了好玩意儿。”毛逐笑着从货架上将青花笔筒取下来,稳稳放到了柜台上。
袁青花手落下,腰间的铜牌子又被西服挡住了。
唐易一边琢磨,一边看着袁青花欣赏青花笔筒。
“有一眼。”袁青花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开口道。他也知道唐易的名头,是以也没有上来就贬损一通。但是买东西的,自然也不能说好话,这个“有一眼”,面子也算里头了。
“刚到的货。货主的祖上,康熙朝是个正六品的通判。货主不争气,祖上留下的东西都被他抛洒尽了,这笔筒算是个幸存的,被我们唐老板要下来了。”毛逐满嘴跑火车,脸上半点儿不带起红的。
“是康熙朝的东西,民窑。”袁青花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
毛逐笑道:“这要是官窑,您觉得我们会摆出来吗?肯定锁柜子里,留给老熟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