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孩为此为她活下来,可后来她病了,很严重的病,需要的爱超出了正常范围,所以即便在爱能创造奇迹的年代也很难。
孤儿院还留下的孩子都奉献了爱,也有好心人士帮忙,但是依然杯水车薪,只能缓解一点痛苦,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一个小姑娘不想让院长妈妈死,后来尝试和之前走出去的小孩们联系,院长年纪大了,她带大的孩子,最大的已经三四十,早已成家立业。
有部分人一直再做公益联系,但大部分人早已经失去了联系,因为大家都要上班,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钱做好人好事。
小姑娘一个个联系,一家家跑,结果却一般,就在她失望之际,老院长曾经救过的一个哥哥因为是记者,所以写了老院长的故事,呼吁所有人回来救老院长。
中间经历了不少磨难,但最后的结局是大家将老院长救过来了,所有从孤儿院出去的孩子都回来了,还有很多好心人。
穆惊蛰不知道为什么邵西会用孤儿院院长这个职位,也许是因为县城的孤儿院吧,免不了让她想起现代的日子。
邵西具体的还没写完,但是故事大纲,穆惊蛰知道。
这就是邵西的思考方式,天马行空,非常敢想,听着故事总体是好的,可是看了前半部分邵西写的,就会发现,这并非一个纯粹温暖的故事,而是一个很现实的故事。
虽然爱可以发电治病,但是他的故事里还是一直有人失望死去,因为爱不够。
就像现代很多病,有些人因为有钱有条件能治好,而有些人则只能死去一样,邵西的故事里很多人也在死去。
他们收集不到那么多的爱救自己,一旦是绝症,需要的爱就很多很多,可是普通人又哪里有那么多爱他们的人呢,加上好心人帮忙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