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汇丰银行

《雅致报》报社里,陆致远坐在办公室看《华侨日报》,财经栏目显眼的标题写着“华人行产权易主,汇丰行即将清地”。

就这么一个标题,让陆致远感慨万千。

说起汇丰,港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平时所用的港纸(港币)几乎全是汇丰银行发行的。

汇丰的中文全称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创设于1864年,至今已逾百年。

汇丰一直奉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管理权操纵在英籍董事长手中,从来都是如此。

陆致远熟知的沈弼,就是汇丰集团董事局常务副主席,香港经济界的人常说:“谁结识了汇丰大班,就高攀了财神爷。”

这个财神爷就是指的目前掌控实权的沈弼。

做为香港第一大银行的汇丰银行,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庞大的国际性金融集团。

其显著声誉,还不仅仅限于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它在香港充当了准中央银行的角色,拥有港府特许的发钞权(另一间获此特权的是英资渣打银行)。

在数次银行挤提危机中,汇丰不但未受波及,还数次扮演“救市”的“白衣骑士”。

至于产权易主的华人行,在港人心目中更是不一般。

20世纪初,港岛中环还是洋行的天下,华商想要跻身其间根本没有立锥之地。

当时有一位地产商在皇后大道中兴建一座商业办公综合楼,楼建成后,华人竞相入伙承租。

彼时洋人一贯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屑与华人同楼栖身,于是已付订金的洋人纷纷退租。

结果这座大楼成为华人的“独立王国”,其后更名为“华人行”。

因此楼发迹的华人不在少数,最具影响的便是创立远东交易所的李福兆。

1963年,时为香港股坛教父的李福兆与友人在此楼密谋成立与香港会抗衡的证券交易所。

6年后他们秘密安装150条电话线至华人行,终于宣告远东交易所成功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