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力拜神,就更该有余力慈善,佛愿如此。不管富人或普通人,行有余力都应该慈善,圣愿如此。
贫穷滋生了罪恶,让爱和梦想都成了草芥,但也正因为爱和梦想,才能让贫穷消散,让罪恶隐去。
也许有人会说:“你谁啊,要你管了?”
你在愤怒吗?在不爽吗?在不屑吗?在认为我是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大义凛然,不知所谓吗?不想我说什么,做什么吗?因为你不想听,不想做,不想想。别人这么做了,你看了尴尬。
尽管去憎恨我,鄙视我,嘲笑我,唾弃我,咒骂我,尽管捂着耳朵躲到远远的一边去。
老子曰:“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有我的同道中人,过去未来,千千万万。
我知道在中国像我这样的人和发言被称为“公知”,其中良莠不齐,有君子者,有小人者,有真有伪,这是个富有争议的群体。
所谓公知者,不过是19年前美国uc历史学家拉塞尔·雅各比在其《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提出的“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真正的知识分子要具备专业素养,世界视野,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改造社会的行动,担当社会引路人的勇气。
然而早在2500年前,孔子领三千门徒游学,以微弱之力试图改变春秋之乱局。此后世世代代,无数有志者为国为民奔波一生。正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请问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与中国数千年来所谓的士人,所谓的君子,有何区别?
我借孟子之圣言多加一句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真正的公知。
公知也好,君子也罢,我都远远不及矣。我也不是圣人,也不是偶像,不过是一个良知未泯的混蛋,一个悲愤的普通人。
但是我敬重那些真正的公知,他们做的实事并不会因为唾弃者和掩耳人而消失,只会收获一个个善果;也敬重对公知心向往之的普通人,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读书——变得更好。
盲目仇恨公知者,我有一句新学粤语厌之:你们全是读书读屎片。
与我共有此心者,呜呼!共勉!位卑未敢忘忧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之路也必将久远。有今天的恶果,除了贫穷,一定还因为方方面面。但是请有更多不满吧,更多行动吧,更多的人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在网络上声援我,因为我可能十分需要你们的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