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页

“丽兹”是很适合艾玛演,但这本小说暂时销量一般,也肯定不会火爆,这不是魔幻科幻,它涉及到了“死了去哪里”这种宗教命题,而在西方世界,天堂才是正道。

对于“另界”这种有着浓重东方宗教色彩的世界,可以看,可以欣赏,但政治不正确。普通观众会有兴趣吗?各种奖项会予以嘉奖吗?票房和奖项的前景都不确定性太大,朱莉娅·罗伯茨怎么可能通过,被她因“古灵精怪”否决的剧本都有几个了。

艾玛·罗伯茨这家伙不同,她喜爱着神神怪怪的东西,不,简直是着迷,灵异、鬼怪、神秘、占卜、死后的世界……这些最合她口味。嘿,前些天她到密歇根旅游时,还扬扬得意的说见过一个通灵者,说她前世是卡洛尔·隆巴德,30年代著名女星,克拉克·盖博的爱妻。

不过因为形象定位,她得要以青春甜美清新可爱邻家小女生的形象成名。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才如此喜爱《另界》吧。

她想反抗,但她能想到的最叛逆的方式就是……“以后成名了我一定要演很多惊悚恐怖片。”

为什么不是想以恐怖片成名?因为她的思维已经被固定了,她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她只能以这种环境养就的思维去想事情。她想反抗,不过内心深处,应该认为她姑妈才是成熟和正确。

这一点让叶惟很大感触,不只是艾玛,不只是莉莉,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成长环境牢牢地控制,难以摆脱,难以超越。正如他候选着的另一本小说《冬天的骨头》(ter's-bone)中写的那样。

想着,他回答道:“商业性的问题,它很难赚钱。对了,我也推荐你一本小说,《冬天的骨头》,真他妈的够棒。”

“新书老书?哪里能买到?”艾玛大有兴致,又回应《另界》的话题:“赚钱?难道你的兴趣不重要吗?”

“噢,它还没有出版,我是看的内部版,你想看,我跟作者伍德瑞尔说一声,就给你复印一份,不要泄漏出去就是了。”

制片人们和出版社有来往的话,就能在很多小说出版之前就阅读到;出版社也喜欢这样,让大家看看有没有改编影视的可能,如果一本书还未出版就有了改编的意向,这对宣传销售都很有帮助。

当然能不能把改编权拿到手是另一回事,为了得到作者的同意,制片人花上好几年时间都不出奇。

作者同意了,有多种的购买方式,通常可以先只出1美元预付款,当项目真的投拍时才支付购买费,但这样也意味着作者可以随时收回版权。就算一开始就给了购买费,制片人也有年限限制,合同年限内没有投拍,改编权会自动回到作者手上。

叶惟读到《冬天的骨头》跟出版社没有关系,之前他电邮询问了很多人关于少女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有没有什么推荐,而李安推荐了这本书。52岁的作者丹尼尔·伍德瑞尔曾有一本小说被拍成电影,好机器公司制片、李安执导的《与魔鬼共骑》。

征得伍德瑞尔同意后,还在谈着出版社的《冬天的骨头》(伍德瑞尔以前跟henry-holt长期合作,近年转和utna合作了一次)的内部版到了叶惟手上,普通读者大概要明年才能看到。

叶惟读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真他马好书!芮,真他马坚强的女孩!

“艾玛,说真的,我对《冬天的骨头》的兴趣更大,我已经取得意向了,我会尝试把它改编成剧本,虽然难度也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