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页

接到林之永的电话,杨雪犹自在考虑这个问题,赵婉婷条件不错,学历高,而且是那种能工作、而且也想工作的同志,如果招聘中不出现意外,杨雪会给赵婉婷一个位置,但是,林之永的电话,却让这种考虑,变了一个味道。

林之永虽然退了下来,地位、影响大不如前,但林之永在南风近十年,依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是以,林之永委婉的提出赵婉婷的问题时,杨雪给予了明确的答复:“老书记,您放心吧,婉婷同志的条件不错,我会考虑的!”

林之永退休之后,人走茶凉的情况,林之永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赵婉婷官至副处之后,裹足不前便是明证。是以对杨雪的尊重,林之永心满意足,“小杨啊,我是因为人才难得,才打这个电话的,我知道处在你的位置,需要多方面考虑问题,如果我的电话给你造成了困扰,那就请你体谅一些了!”

杨雪连连答应着,挂了电话,黄景炎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杨书记,景山乡的群众将市政府围了起来!”

“慌什么?”

杨雪瞪了黄景炎一眼,走至窗前一望,市政府的大门,被围的水泄不通,上访的,围观的,上千人打着横幅聚在一起,人声鼎沸,仿佛早市的菜市场似的。

“让赵宝伦(春阳政府办主任)通知张市长,你把手头工作放一放,去趟超市,买些日用品送到景山别墅!”

杨雪说着,把一张清单递给黄景炎,黄景炎点头而去,杨雪又望了一眼上访的人群,方才回到位置上。

这些人上访,无非是想获得一些利益的赔偿,但科技园的地址,不可能因为这些上访群众的意志而转移,所以,这是一个死结,除非春阳市政府能找到一个好的疏通渠道。

第1135章 巧合

上访整整持续了一天,傍晚时分,筋疲力尽的群众方才离去,双方如何谈判杨雪没有过问,市政府那边也没有人过来汇报,不过,从群众离去的喧闹看,问题并没有妥善的解决。

杨雪心里清楚,景山乡的群众,要求的不仅仅是自身资金投入的赔偿,还包括征地后的巨额补偿,这种诉求与春阳市背道而驰,自然难以解决。

上访的问题,有市政府方面负责,而且,杨雪已经给出了最后解决的方向,杨雪无须过多考虑,杨雪更多关注的,是科技园高新区的问题。

经过两天的时间,春阳市有意向到科技园高新区工作的官员,或面见杨雪,或通过关系间接接触,已经走马观花的杨雪面前露了一面,科技园高新区的一正两副主任人选,杨雪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决定。

虽然招聘才是最终决定的程序,但科技园高新区情况特殊,领导的学历,是必须具备的硬件,而高学历的人才,在春阳市的领导干部中,可谓是凤毛麟角。所以,这种选择,并不是太难。

只是,令杨雪觉得可笑的是,他的选择,还真是在这些通过种种渠道与他接触的官员中挑选出来的,春阳正副处级官员,有数百名之多,情况不一,杨雪不可能一一挑选,也只能优先考虑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