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父亲这封短信,明沙也想起了他那时候的情况。
小说里边的明沙,是在回想着他自己的过去,现实里看小说的叶港,此时却更想知道小说里父亲的所有信的内容。
关于信里的明沙妹妹是教师的这一项,就让叶港感觉到很亲切,因为这一切的细节,跟他的曾经很相似。
于是,并没有看小说人物明沙同时期的经历的叶港,便是直接翻到了书里的第二封信那边。
明沙:
最近工作顺利不,你妈总是念叨你,没事的时候给你妈打个电话。
对了,上次你回来拿的那个酒,你的叔叔们都说很好喝,下次回村儿的时候,你给他们带点回来,到时候爸给你钱。
还有,村里到镇上的路铺成水泥路了,你下次回来就好走了。
还有你四叔家的那个二鬼,前几天也成家了,听说是在城里饭店打工的时候认识的,挺好的一个媳妇子。
本来想要通知你回来的,可爸想想觉得你应该回不来。
没有其他事,自己在外面注意身体。
不用管爸妈,我们的身体好着呢。
爸
2014年4月5号
-------------------------------------
还是一封很短的信,还是那些家长里短,看到这里的叶港,突然觉得写信的这位父亲,跟自己的父亲十分相像。
难道天下的父亲,都是这样的内热外冷吗?
别人的父亲不好说,反正叶港知道他的老爸是这样的。
除了这些,这时候的叶港,突觉书中的这位父亲一定和老爸一样,都是有很多的话想跟儿子说,却总是没有一个恰好的时机。
或者说哪怕是有很好的时机,难得坐在一起的父子老子,却总是比母子之间多了一层不知道叫不叫隔阂的东西。
想到或悟到这里的叶港,更是很想看一看书中的第三封信。
这样的叶港,越来越觉得书中的情感溢漏,就像是在讲他自己家的情感世界一样。
第三封信:
明沙:
你妹妹昨天给家里打过来一千块钱,说是她第一个月工资的一部分。
她说她已经到山区做特岗教师了,她还说那边的条件虽然艰苦了一点,可她要对得起党和人民对她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