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这些老演员外,杜克此前也敲定了一些新演员,比如让身高腿长的盖尔·加朵出演赛琳娜·凯尔,詹姆斯·弗兰科出演约翰·布莱克。
至于里面的大反派贝恩,杜克对于一直在独立圈和文艺圈混迹的汤姆·哈迪无感,有意让一个真正的大块头来出演这个角色。
其实杜克非常清楚,无论如何贝恩都不可能超越小丑。
小丑这个角色能成为经典,一方面是设定和演员的发挥,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希斯·莱杰的离世。
没有希斯·莱杰的离世,小丑绝对达不到如今的高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杜克总不能让出演贝恩的演员也死掉,他还没有这么疯狂。
这个毁灭者贝恩,在杜克的设定中,将更多展示强悍的搏击能力、煽动能力以及对于无政府主义的疯狂,根本不用过多的去挖掘心理层面。
《黑暗骑士崛起》将以三部曲的形式走向有如史诗般宏大的最终篇章,在《黑暗骑士》快要结束的时候,“蝙蝠侠”是拯救了哥谭市的真正的英雄,可是现在,他却成了多余的存在,被人弃之如履。
这是一个充满阴谋却又命中注定的结局,最终使得蝙蝠侠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谋杀犯,他需要为哈维·丹特的不幸惨死负责——只不过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哈维不但没有死,还成为了复仇心切的“双面人”,作为一个嫉恶如仇的改革运动的先锋,他为城市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以说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哥谭市实施了高压且强硬的新法律,把所有的罪犯都关进了大牢,要不就是彻底的驱除出这座城市……
新一集的故事将开始于8年后,看上去“蝙蝠侠”和吉姆·戈登似乎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而整座城市也进入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看起来真的不再需要“黑暗骑士”了——也许观众会认为是“蝙蝠侠”的真身布鲁斯·韦恩赢得了这场战斗,可是他却因为发生的一切深受折磨,全然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再以蝙蝠侠的面貌示人——所以到了第3部影片当中,杜克基本上需要做的就是处理以前发生的事件的连带结果,包括“蝙蝠侠”本身和其他出现过的人物。
作为《蝙蝠侠》三部曲的终结篇,杜克决定讲述的是一个不会再得到任何延伸的故事,而这些内容早在2005年他制作《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时候,就已经把剧本大纲和人物设定提交给了华纳兄弟。
这部影片的尺度要小于《黑暗骑士》,作为投资2亿5000万美元的超级巨制,影片必然是g-13的级别。
从实质上来说,《蝙蝠侠》三部曲都没有脱离g-13的全家欢的范畴,也正是g-13的分级,才保证影片能够大卖。
在好莱坞,电影运作想要得到足够的市场回报,必需要考虑使能够被不同族群、不同的媒介平台共同理解和接受,在家庭娱乐的多样化发展平台中——影院、电视、家庭影院、游戏、玩具或其他形式的衍生品,g和g-13级电影这一类型最容易被接受并获取商业上的成功。
这类电影指的是一系列在各媒介平台上能够覆盖17岁以下观众的电影,这些电影能够跨越人口和文化的障碍,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