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加州洛杉矶地区的圣塔莫尼卡市,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母亲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这导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他的品位无可避免的商业化,非常商业化。
杜克清楚,年轻一代喜欢《变形金刚》这类的商业影片。
“曾经,我和一位编剧谈起目标观众时,他那反应好像我严重地侮辱了他,因为我用了这么商业化的词。”杜克坐在办公室里说,“不过要是你手里握着上千万美元来拍一个电影,你最好还是了解这部电影打算拍给什么人看,因为那些人将为电影买单。”
如果说谁天生对商业大片有种亲和感的话,那就要数杜克了,在好莱坞,从没有人怀疑杜克驾驭演员以及巨额成本的能力,他的风格非常有个人色彩,有独创性,很美,而且他用的镜头和演员都别具一格……
“我们可以上去了。”
那位助理的声音忽然响起,柴静合上了杂志,抛弃所有杂念,准备开始人生中重量级的一次专访。
第六百八十三章 最终决定权
笔挺的西装,挺拔的身姿,硬朗的面孔,坚毅的神情,睿智的双眸……
这是柴静看到杜克后的第一印象,虽然对方很配合的让摄像师拍宣传照,但她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对付的采访对象,想要从他口中挖出一些独家猛料来,应该很有难度。
最重要的是,她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
确实,她是电视台最出色的记者之一,但即将面对的,是全世界电影行业最出色的导演之一,如果以商业成绩伦的话,他就是最为出色的那一个。
而且从众多的报道中,柴静也知道对方不只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是好莱坞明星导演中绝无仅有的中国通。
这些会让她天然产生一些好感,却对采访没有多少帮助。
坐在两张相对的单人沙发的其中一张上,柴静收回目光,更多在考虑马上就要开始的采访,台里对于这次采访无比重视,能拿到杜克·罗森伯格的专访,对于《面对面》这个节目来说非常重要,所有的采访问题都是她和台里精挑细选的。
问题主要分为了三类,一是对方要求重点提及的《变形金刚》,二是一些比较私人化的问题,三是好莱坞和中国电影。
拍完几张照,杜克稍稍整理了下自己的西装,大步走了过去,如同过往一样,他极有礼貌的主动伸出了手,“你好,柴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