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请问你接下来要看的是哪部电影?”

女记者朱丽叶浅笑吟吟的样子,极容易给人好感,“为什么选择它?”

“我想看的是《星际迷航》……”

朱丽叶围着人群连续采访了十多名观众,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派拉蒙的最新商业大作《星际迷航》,少部分人选的是《芝加哥》,只有寥寥几人选了《英国病人》。

选择《星际迷航》这样的商业片的人,理由基本都差不多,而想看《芝加哥》的观众,说出的观影理由五花八门。

其中最多的是年龄较大的观众说出的因为它是《芝加哥》,剩余的还有“想看汤姆·克鲁斯”、“这是观众大奖获奖影片”、“杜克·罗森伯格的新作”、“想看看导演与他新女友合作的作品”……

最让朱丽叶感到惊奇的,竟然还有人是因为从网络聊天室里听人说这部影片很好看,所以才跑了过来。

不过,朱丽叶还听到了一种声音,对《芝加哥》的抱怨声。

“我住在曼哈顿,听上午看了影片的朋友说影片很精彩,下午就想出来看看,结果曼哈顿放映《芝加哥》的影院票都卖光了,只好跑来长岛,连续找了两家影院……”

接连问了好几个准备观看《芝加哥》的人,朱丽叶发现这种抱怨声不少,很多人都反应影片的票紧张,好像观看的人非常多的样子……

等了近半个小时,理查德·托马斯走进了影厅,这是一个大厅,他习惯性的选了稍微靠后些的位置,坐着安静的等待影片开始,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与外面反映的供票紧张相应,影厅的上座率极高,在影片开始放映的时候,从他的位置看过去,最少有超过九成的座位都坐了人。

“这只是周五下午啊!”

刚刚想到这里,托马斯不禁摇了摇头,影厅中大部分人都是像他这般年纪,对于他们这些退休的人来说,白天和晚上,周五和周末,实际上也没什么区别。

影片很快开始了,从计时的那一刻起,理查德·托马斯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导演做的相当出色,用貌似赞美的口吻,把上个世纪20年代以芝加哥为代表的浮躁心态彻彻底底挖苦了一番。

特别是对于他这种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来说,不难发现影片中的内容对于70年后的今日仍然不乏适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