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群情激奋的董事们立刻又变成了傻逼:没错,林铮的确没有必要在这种小事上撒谎。
价格相差一倍的情况下,傻子也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鲁迪格·克虏伯不愧是德国克虏伯家族在瑞典的一个小分支,立刻梗着脖子对林铮道:“但是价格这么便宜的牵引车,在质量上根本没办法与斯堪尼亚相比。”
“没错,的确是这样。”对于这一点林铮并不否认。
“那……”
“但我们国家的商用车几乎全部超载,而且超载幅度经常性的超过100,在这种超载的工况下,我不认为斯堪尼亚牵引车的实际表现就能比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便宜牵引车好多少。”
“……”
“欧洲出口到我们国家的商用车,最多的通途就是各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载具,泵车、混凝土搅拌车、重型吊车……这些工程车辆对底盘车的性能要求很高,一旦底盘车辆出现故障,损失会很大,所以在我们国家,工程车底盘几乎是清一色的奔驰和an,此外斯堪尼亚也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嗯,大约在10左右吧,”林铮终于透露了自己的野心:“我的目标是,占据工程车辆底盘用车40的市场份额。”
第1249章 资本的力量
40的工程底盘用车的市场份额?林铮的周围顿时响起一阵清晰的吞咽口水的声音。
尽管斯堪尼亚的董事们并不清楚林铮口中的40具体是多少数字,但保守估计也不会低于5万辆,能够给工程车辆当底盘车的载重卡车,就没有一个好像与的,即便是斯卡尼亚的出厂价也不会低于7万欧元,如88、108或者128的重型地面起重机的底盘车,价格甚至超过20万欧元,如果当真能够做到40的市场份额,那岂不是单单底盘车一年就能有40亿欧元的销售业绩?
如果再算上豪华城市公交车、豪华客车……
好吧,虽然对于一家新建设的重型卡车工厂来说,年产5万辆重卡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这暂时只是一个美妙的未来,但这个美妙的未来总会让大家充满了动力不是么?
“亲爱的林,你真的有把握能够做到40的市场份额?”卡尔·罗森的声音都在颤抖:不敢算啊,想到一大堆一大堆的欧元向自己涌来,卡尔·罗森觉得自己腿软的厉害。
“只要斯堪尼亚保证向我们提供最新的技术,保证在管理方面协助我们,保证在中国生产的底盘车的质量和在欧洲原厂的一致,40的市场份额?更高我都有把握,”林铮鄙视的看了卡尔·罗森一眼:“中国的产业工人的薪水很低,每个月只需要大约220欧元,每周工作4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