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icq毕竟名义上和联创科技没有什么关系,且注册地点是在美国,将来会少很多麻烦……地方保护主义这个东西,在打着“自由市场经济”旗号的美国其实是从来都不缺的,不过这个也可以理解,谁家有了好处不首先照顾自己人呢?只是sart city?城市精灵?这是什么东西?

“sart city是我们公司正在开发的一种小巧袖珍的、节能环保的超小型微型车,我的设想是在这款车上面也搭载这个onstar系统。”没错,林大老板恬不知耻的、丝毫不觉得惭愧的将onstar这个名字也给搬过来了……反正现在的通用汽车应该也没有注册“onstar”这个品牌。

“你的意思,你们公司打算开发汽车?”林铮的一席话,让福特和安吉伯几乎咬掉了舌头,看着林铮的目光那真是要多怪异就有多怪异了:小子,你知不知道这里是哪儿?这里是美国!这里有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品牌、有全世界所有的车型在这里竞争,你还嫌这里的竞争不够惨烈啊,竟然还打算开发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汽车品牌掺合进来,你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是啊,一种城市微型车,有两种规格,车身长度分别在27米和35米左右,分别对应2座和4座、排量在08l,百公里油耗字啊5升一下,主要是为了方便城市通勤和停车……”说不得,林铮又得将自己的sart city计划和福特、安吉伯介绍一遍。

这个……这种这型似乎美国还真没有啊?听完林铮的阐述,福特和安吉伯对视了一眼,两人眼里都有些震惊,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真的很不以为然,认为林铮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一个完全新兴的汽车品牌想要在美国打出名堂来?你以为这名堂是那么好打的吗?

但听林铮说完,他们不得不承认林铮的这个想法的确有着相当可行性:小巧、轻便、灵活、停车方便、价格便宜、使用成本低廉、27米的车身长度几乎可以横着停放在一个标准的停车位内,对于那些整天苦于找不到停车位的人来说真的是太有诱惑力了,但福特搞了一辈子汽车,他也想不到应该如何将车身长度做到27米以内……

“我们类似于传统两厢车的方案,但动力系统采用后置后驱,传统的前引擎舱很短小,下面只有水箱、风扇、玻璃水壶和冷却液水壶等一些方便进行维护的东西,呃,还有为撞击而预留出来的缓冲空间……”

听着林铮说着他这个sart city的设想,福特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了,等林铮说完,他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向林铮问道,“林,悬挂系统你们可以采用成熟的标准通用件,但动力系统和底盘设计你们怎么解决?据我所知你们公司并没有这种动力系统。”

“我们请了比乔恩·瓦尔德加德先生来帮我们设计底盘。”林铮笑眯眯的道。

“比乔恩·瓦尔德加德?”福特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你确实应该觉得耳熟,如果不觉得耳熟那才是有问题,林铮笑眯眯的点点头,“比乔恩·瓦尔德加德先生是前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1979年年度总冠军,福特车队的车手,至于动力系统,我们已经有了日本铃木alto的那套成熟的动力系统可以使用。”

福特车队……1979年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年度总冠军……福特恍然大悟,随即苦笑着摇头,一位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的年度总冠军设计这么一个玩具般的小车,也的确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至于铃木的那个叫alto的小车,他还真知道,很小巧,很省油,虽然身高马大的美国人坐进去很憋屈,但凭借着低价格和低油耗,在美国的销量还是很可观……

当然,销量是一回事,但这种小车的利润很微薄,可观的销量并没有给铃木公司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他苦笑着对林铮道,“林,出于一名朋友的劝告,我只能对你说,alto这款车在美国市场上并不如80年代受欢迎了。”

“我能理解,alto毕竟是在70年代开始设计的,虽然他们已经推出了好几代车型,但车子的基本结构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我们的这款车不同,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车内空间最大化、车型体积最小化、外形最时尚化’的设计理念,我有理由相信三年后这款车的年销量可以达到10万辆左右。”

年销量10万辆?福特被林铮的自信心给小小的震惊了一下。10万辆的年销量并不是多么恐怖的数字,福特汽车以及福特汽车控股的品牌当中,能够达到年销量10万辆的车型有不下8个,但一个新兴的汽车品牌在三年后就能达到10万辆的年销量?这个就有点恐怖了,哪怕利润微薄,但有10万辆这个基数打底,一年的盈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