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会议前提前半年左右时间会有征集论文的阶段,一切讨论都是有计划性的,类似于奥斯卡征集影片,首先要经过选拔才有机会列入讨论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报告论文数量的多寡,是一个国家电力技术的间接体现。
在这个方面,中国自从参会以来,每年都会有不小的进步。
从参会人员分布来看,由于东道主的关系,历年法国占比都很大,通常可以达到400多人,德国也有地缘优势,大约200人上下,其余大头分数英美,各100人上下,而80年代初的中国,只有10人左右的参会名额,发展到现在,这个团队已经达到了近50人的规模,算是仅次于这些发达国家了,而今年,中国将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了14篇,几乎与英美持平,这也是实力的一个间接体现。
平平淡淡地汇报过后,黄正辉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指示,希望大家足够自信,也足够谦虚,该拿出气魄的地方要有气魄,但不要刚愎自用,国际电力行业,现在最大的发展点就是在中国,每年中国新上的机组已经赶超美国,全球的厂商都在盯着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要显现出中国的水平,中国的气度,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很懂的,让他们真正的重视,尊重中国市场,不要搞些滥竽充数的东西。
另外,此行还包括几名电力部以外的同志,与机械部等其他部门的同志,大家也要谦逊相处,共同交流。
第741章 难养
掌声中,会议圆满结束,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能奔赴巴黎参与这个盛会,几乎是最高的肯定,大家的兴奋都溢于言表。
回到办公室的黄正辉心情也不错,他掌舵的行业,不仅是资本和规模上,在技术方面也蒸蒸日上,江山备有才人出,电力行业愈强,他本人也就愈强。张逸夫在体制外做成这些事,最终落实下来,终究是对全行业有良性作用的,也不枉领导这么重视了。
只要他不踩线,大家必然和睦相处,现在看来,他与萧咏之间虽然有些矛盾,但还看得清大局,不会真干什么,就这样吧。
这闲暇并未持续太久,老秘书推门进来,送上文件:“部长,这里有个文件,要反馈给纪检部门,监察局那边不知道怎么处理……”
黄正辉眉色一皱:“怎么这种事都上我桌子?找那个谁去……”
“您还是先看看吧……”
老秘书一直稳重得当,他一定要黄正辉看,自然有看的理由。
黄正辉拿过文件简单一扫,立刻就明白了。
这是一件很“曲线”的事情。
某公司,实名向当地政府纪检部门反映问题,问题也很简单,某电厂该招标的事情没有招标,碰巧政府纪检部门的领导,也是个憨主儿,真的受理了,根据流程一级级走,不日便转到了电力部,归根结底电厂都是归电力部管的,这种政府监管部门直接来的文件,得重视,电力部监察机关的领导也很重视,但看到“南森”二字就虚了,只好先回馈过去,我们自查。然而查个卵,转眼过去了一段时间,恰逢新招标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落地,公家的项目正规招标成为了主旋律,这破事儿撞到了枪口上,政府部门又来催问自查结果,部里监察局领导没办法,不敢做主,最终让这该死的文件放到了黄正辉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