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今天就先不要聊和招标有关的事了,纯粹谈谈自动化技术怎么样?”拉尔森冲众人问道。
大家纷纷点头,这会儿都没有半分兴趣扯标,谈自动化技术才是真的。
“那是否这三位可以参与一下?”拉尔森这句话是冲胡海涛问的。
胡海涛又去问贾峦松,贾峦松想了想后示意可以,但不能提和招标与评分有关的事情,只探讨技术。
众人应了,簇拥着重又回到会议室,贾峦松则先去休息了,他不怎么关心这个。
明明已经快午夜12点了,可一帮人还是好奇心胜过了疲惫。从前那堆散乱的,勉强维持才搭建起来的积木,在张逸夫手里,变得如此井井有条,iec都还没来得及统一的标准,好像在e1的系统中都实践了一样,这真的很神奇。
本该跟着it行业后面,历经数年的一段距离,貌似就被张逸夫这么一脚跨过去了,这些开放的编程思路,清晰的数据库,已经灵活到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这种时候心下最为窃喜的显然就是施罗德,见到了这样的系统内核,他已经确认了一切绝对是可行的,就算恒电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只需要进口那些终端设备,采用ro总线标准就够了,真的如说明书所述,这套系统真的可以实现热工和电气双方面的自动化,随之而来,可以取消大量的硬接线。那些硬接线就像是胶水,因为原先的积木不够稳定,才需要这么多的胶水强行粘固一下,但在固定的同时,一切发展与变革的可能也就被禁锢了。
可以这么说,行波算法是一个小行业中,一个小产品的突破,而这次的系统,则会带动一场自动化产业的革命。这样的事本该硅谷的那帮家伙来做,然后通过几年的影响,带动整个it产业,再去波及it外产业,可眼前的情况是,这件事刚好反过来了,一个在中国搞自动化的家伙,通过闭门造车完成了这件事。
大家心里都有无数个问号,但坐在会议室里,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还是拉尔森更稳定一些,首先开了个玩笑:“这下子,不止三菱,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怀疑恒电的原创性了吧?”
稀稀落落的笑声响起,比尔都不禁摇头叹道:“总之今天的事情,我如果听别人说,甚至看到现场视频,都不会相信。可我毕竟亲眼看到了,也亲手去操作过模拟设备,不得不承认,在系统构架方面,恒电的理念领先太多,开放太多了。”
施罗德见比尔都软了,也不再跟他对着干,拍了拍争辩许久的同僚笑道:“比尔,我承认,如果没有之前微机保护的测试,我今天的态度也许会跟你一致。”
“就是之前跟三菱产品一起测试的那次?”比尔问道。
“不错。”施罗德抬了抬眼镜正色道,“当时我也很震惊,不过不如今天。今天是在理论概念、设计思路上的震惊,那天纯粹是在数据上的震惊,实在是想不到,为什么恒电可以率先在行波算法上有突破,张逸夫和胡海涛也因为这个,加入到了我们tc95的委员会之中。”
“起先我以为让他们加入,是出于你的个人关系,或者你公司的利益。”比尔心服口服,“现在看来是实至名归了,我想关于这个标评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