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贾峦松稍作思索后托腮道,“资本主义么,信奉市场万能。”

“如果咱们要电改的话,英国是唯一有参考价值的对象,美国的情况太过混乱了,各州管各州的事。”

贾峦松简单思考过后问道:“怎么,你研究这些是想往体改上面靠么?”

“纯粹个人兴趣。”张逸夫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事情进去了,后面的思考就自动开始,停不下来。”

“呵呵,我姐也说过,你想法很新,而且总能落于实际,所以她参加工作以来只认为和你的交流比较顺畅,她原话是‘只有你跟得上节奏’。”贾峦松笑了笑,没等张逸夫尴尬,接着说道,“我没学过经济,也没什么管理经验,我就跳出来,不考虑立场来说,从外面看,你说的这种改革,迟早会发生,但程度细节上不可能照搬英国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大规模将国有资产私有化。”

“是的,所以说有参考价值,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张逸夫乐了,“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可以不断地增加或削减自身特色,不用像美国人一样永远盯着宪法,从字里行间扣出一个字母来证明自己的立场。”

第488章 学会

“这话有意思。”贾峦松感觉自己每次和张逸夫交流都能收获很多,与那些硬化的教条不同,都是些灵活有趣的看法,他紧接着笑道,“不过电改肯定不会太快,现在计委确实有部分人在叫唤,但力度完全不够。”

“那是,现在太团结了。”张逸夫打了个哈哈,用了“团结”这类模糊的措辞。

“10年后就说不好喽,总得有一个旗帜在,大家才能团结过去。”贾峦松则说得更直白一些,刚说完,他又觉得颇为失言,赶紧说道,“我没别的意思,咱们快到站了吧?”

张逸夫微微一笑,这话题不能再聊下去,看了看窗外,这便起身道:“到了,让你看看将来的继保与自动化吧。”

张逸夫跟贾峦松聊这些,也不是闲着蛋疼,他想稍微摸一摸贾府的立场与态度,现在看来,贾峦松强调的“不考虑立场”才是关键,这就说明他的思想与立场是矛盾的,站在顶端的贾老爷虽然早已卸任部长,但电力系统依然是他的中枢脊梁,他不会允许这个脊梁被拆得四分五裂。

而从贾峦松纠结的眼神与迷离的态度中,可见这个小伙子对于自身立场与思想的苦恼,他表现得再阳光,“贾府接班人”的压力始终在他肩上,这让他不能像他姐姐一样潇洒人生,为了舆论形象,连出行都要和屁民张逸夫一起挤公交。

坐在公车里的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在此轻描淡写的谈话,在未来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来到恒电制造厂门口,看着门口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空场,贾峦松才甩脱了方才的那种忧郁,伸了个巨大懒腰,心情畅快了一些:“这就是恒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