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命的做到最后一题,时间已经不多。
出人预料的是,最后一题竟然不是绘图题,也不是计算题,而是论述题!这可让张逸夫省下了好多功夫。
再一看题目叙述,张逸夫不禁瞠目结舌。
怎么可能?这种题怎么可能有人能答出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道题恐怕连岳云鹤自己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这道题,属于未来。
题目分三问。
【一:请简述串联电容补偿意义及原理】
【二:请简述串联电容补偿在应用中的困难】
【三,假设一座电厂装机有8x600w超临界机组,为提高送出能力,在三条500kv输电线路上配置电容补偿装置,串补度分别为35、40、45,请尝试提出该电厂600v机组对于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方案。】
就像这三问一样,这道题的不现实之处也随着每一问而升华。
第一问串联电容补偿,首先这就是一个小众冷门且专业性极强,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的输电技术,就算是学霸夏雪,也不一定能知道这个概念。
第二问应用中的困难,这聊得更远了,国内都没应用呢怎么聊困难?
第三问……看着参数,看着配置,不就是北漠火电厂么?一座还没建的电厂!课本中怎么可能涉及这种规模属于未来的电厂?
再聊输电过程中如何解决串联电容补偿带来的影响,这是岳云鹤该研究的事,全国输电专家要研究的事,未来三年内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
人类怎么可能答出来?
当然也有人能答出来,比如美国电力公司的总工程师,麻省理工的博士导师之类的存在,但他们已经是非人类了,而且还远在万里之外,怎么可能闲着蛋疼来参加这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