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夫吐了吐舌头:“水文地质也分开?”

“那可不?我跟你讲啊……”

一路进会场,两位晚辈也没干别的,就听老邹介绍论证始末和构成了。

这方面,张逸夫之前也没研究过,听完之后,只有拍案叫绝,要通过如此复杂,反对者众多,前途未卜,技术难料的堪称“史上最据争议的论证”,果然玩够了算计啊!

此次论证在三年前就已经展开了,由水利部部长担当组长,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组长毫无疑问是铁杆的支持派,不然轮不到他当组长,三溪就算落成,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这功绩八成已经跟这位部长扯不上什么关系,但他一定清楚,如果结果是不好的,千古骂名板儿上钉钉会落在他的脑袋上。

中央领导不能有错,他们是看了你的论证才下的决策。

下面领导也不会有错,他们是根据结论开工的。

根据人类一贯以来推卸责任的方式,这绝对是一口盘古巨锅,从这个角度说,这位部长也是伟大的,明知会背史上最大的一口锅,仍然无所畏惧,主持到了现在,是野心是信仰还是忠诚,是被迫是自愿是作死,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第441章 历史之中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位部长是个权臣,抑或是对上层惟命是从。但从履历上看,找遍全国上下,也不可能找到更具学术名望,更具实干经验的人出来了,69岁高寿的他担当论证组长,当之无愧,没人能找出一丝反驳的理由。

林从诫,江南名门之子,单从年龄上看,毫无疑问就是跟当今领导人一个辈分的,甚至于更高上一辈,说是跟美周郎一代的也不为过。首先他秉承了家族传统,名校毕业,自亮相以来就是绝对的高知,早年参加革命,从未留过洋,革命胜利后并未怎么去分享果实,而是回到家乡,致力于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始终专精于水利技术,从未对权力有过半分追求。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力实在太强,技术实在太精,名望实在太高,即便对权力无甚渴求,却仍然被一级级提拔了上来,直至70年代著名的克州坝工程受阻,被迫叫停,之后领导人请他出来救局,重新规划后,终于将克州坝建成。

如此大功告成之后,林从诫已经是水利部长了,他如若有想法,进军更高层简直像玩一样,但他就不,这部长一当就是十几年,继续致力于水利工程,治水抗旱。

直至三溪论证再次提上议程,他责无旁贷,担任组长,想必这也是领导迟迟没有让他退休的原因,他退了,没人有本事主持这个大局。

今非昔比,不是秦始皇大臂一挥就拉几万人修长城的局面,三溪论证是一个绝对要遵从科学的事情,召集而来的专家团队,也必须是国之脊梁,部分出自一直以来研究三溪的人员,部分出自科委、计委、中科院等机构的推荐,还有来自各高校的知名教授等。

这些高知共组成14个专题组,从地质与地震、枢纽建筑、水文、防洪、泥沙、航运、电力系统、机电设备、移民、生态环境、综合规划与水位、施工投资估算等多个方面,全面论证三溪工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