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他们才是最关键的决策人。”张逸夫继续说道,“我主要负责电厂运行和技术方面的交流,至于是否最终决定采购贵公司的设备,他们两位的话语权更大。”

“原来如此!”小田切终于明白了一些,但随后又问道,“那么欧炜处长主要负责?”

“后续建设的实施。”张逸夫随便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

“好的,好的。”小田切短暂思索过后说道,“根据原计划行程,我们明天上午去鹿岛电厂考察,下午大家可以在沙滩……”

“不要沙滩了,考察一天。”张逸夫摆了摆手,“我们来日本10天,至少头7天要全力投入工作。”

“好的。”小田切感叹道,“张处长的敬业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别说这个了,尽量安排好。”张逸夫转而道,“另外,那两位老专家对于无法与东京电力技术主管进行交流,向我表达了一些不满,有可能的话,请尽量安排。”

“好的,我再向本部表达一下这个意愿!”

谈到这一步,张逸夫也算是尽力了,再谈就是耍横了。

回到自己房间,站在露台上望着海景以及沙滩上的人们,海风吹过,张逸夫何尝不想借机多享受一下这难的“假期”,但心里缠着正事,面上代表着国家,他此时根本无心去做日光浴,这个团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忘记“责任”二字,但他就是不能,里面不仅有事业心对于自己的要求,更饱含着与贾天芸的约定。

在自己离开节能办之前,至少要将这个项目推上正轨。

次日晨,一行人正式奔赴十几公里外的鹿岛火电厂。到了这座沿海且漂亮整洁的火电厂,常思平与段有为同时精神一抖,进入了该有的情绪,对于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欧炜来说,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两位从建国一路拼搏过来的老同志则大不相同,他们经历过最困难最艰苦的时代,他们最清楚我国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他们为一个事业贡献了一生,也叫了一辈子的劲,与利益相比,尊严成为了更重要的东西,他们希望凭只身之力,至少能找回一些尊严,为后人争取一些尊严,哪怕只有一点点。

身为日本第一大火电厂,世界前五的火电厂,鹿岛火电厂毫无疑问彰显着整个日本电力行业的功力,六台大型机组十分规矩地排列在这里,其中5、6号机组是先进的超临界机组,单机容量更是达到了100万千瓦。三菱作为其中四台锅炉与三台汽轮发电机的制造厂,无疑也代表着日本电力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整洁与规律是所有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十分严谨的建筑物安排令人不得不叹服,甚至连厂区工人走路的时候都采取了相同的姿势,作为一个燃煤的地方,到底是怎么搞得这么干净的,这也许就是张逸夫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了……

人们对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完全凭感官的,这种直觉上的认识也往往更加简单直接,直指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处。

中国此时大多数火电厂都是偏俄式的,粗放,设备看起来庞大而结实,流露出的是那种杂乱粗犷的工业线条,工人的衣着上也经常有些烧煤的痕迹,彰显出的是一种具有钢铁气息的工业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