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阮湄的惊艳表现相比,林少聪反倒成了不尽人意的那个。次日张逸夫简单问了他几句,回答都是模棱两可,聪明油滑有余,实际踏实不足。为了印证一些事,张逸夫又特意往塘峪电厂去了个电话询问,得到的说法是,阮湄来了以后林少聪便将麻烦的工作都交给她来做了,只是关键时候出面一下。

林少聪这么做称得上聪明,如果张逸夫不是一个那么懂专业的领导的话,他也必定会这么一直聪明下去,阮湄则一直默默无闻不讨人喜欢,在大多数情况下林少聪会活的更滋润,但张逸夫的眼睛却比大多数领导看得更明白一些,心中自有定夺。

当然这也怪不得林少聪,谁不是从年轻过来的?换张逸夫经历一次这个年龄阶段和工作阶段,做的还不一定比林少聪强,许多事悔之晚矣,张逸夫也长了记性,不再因这些瑕疵否定一个人的态度与性格。

第366章 临行

招标完成,更多的工程徐徐展开,全华北终于进入了大开工的节奏,红旗村工队也再度忙活起来,甚至有不少邻村县城的小伙子都看到了这边的好处与收入,老远跑来求赵红旗入伙,赵红旗这辈子也头一次神气起来,当然装逼过后他还是做不了主的,要去问他主子向晓菲,向晓菲又会来问张逸夫,然后立刻被张逸夫否了。

一方面工程的水太深,有一个能干活的工队张逸夫暂时心满意足;二方面工人技术与能力良莠不齐,必须得有靠得住的人带队才敢揽活儿,现在看来除了赵红旗勉勉强强外,还没有另外靠得住的人产生;三来电力系统安全第一,肆无忌惮地扩充队伍大揽工程,只要出一次事故,就足够让整个集团赔个底儿掉了。

如果是创业之初困难的时期,也许张逸夫还会选择冒险拼一拼,赚一赚,但现在绝对称得上欣欣向荣。

二修厂紧锣密鼓地加紧生产省煤器,外加常思平本人亲自监工,在这样的条件下合格率大大提升,七月底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大半的生产任务,更可喜的是,恒电的账户上活钱数目已经达到了七位数!

这一桶金还没捞完,向晓菲就已经成为了拥有百万巨款的富婆,领导一个百来人的工厂,还外派着几十人的工队,以任何一个时代的眼光来评价青年企业家,这都属于天之骄子了。曾经的小皮货商拥有了如此庞大的产业,不飘飘然一下是不可能的了,外加她貌似一直保持着与贾天芸的联系,随着个人社会等级的提升,也完全可以以社交为理由,进行一系列必要的奢侈,里里外外,万把块的服饰之下,恍然间真的成了个人物。

人有了钱,小装逼一下无可厚非,也不必去骂她,这张逸夫都知道,她为的不就是女王梦么?忙里忙外花几万块钱爽一爽有什么不对么?

但当向晓菲将一些东西堆在他面前的时候,张逸夫才终于变脸了。

一套进口的藏蓝色西装,外加瑞士某品牌的手表,以及一个意大利女士手包,都是向晓菲送给他的礼物。张逸夫就算再不懂,也知道没五位数拿不下来这些东西。

二人面对面坐着,向晓菲看着老哥低沉的脸色,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她不是傻子,她记得老哥的那些告诫,但现在已经顺成这样了,你不该享受一下成果么?

“哥……你先别骂我,听我说。”

“嗯。”

“人都有七情六欲,赚钱花钱天经地义。”向晓菲直言道,“就算你清心寡欲,那嫂子呢?换个漂亮点的真皮包不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