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真没细想过。”张逸夫冥神苦思状,“形势所需吧?”

“基本如此,只因水电二字。”夏济民比划道,“水利与电力,本是完全两不相干的部门,你管你的水,我发我的电,除了都要精研物理学外,几乎没什么交集,也就是‘水电’这个东西,把两边扯到了一起,搞电的人不懂水就搞不了水电,搞水的人不懂电也是枉然,这两项都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唯有兴建水电的时候,才有交集,为了工作方便,干脆就合为一个部门。”

“那为什么再分开?”

第343章 水电

夏济民笑道:“水电兴建一阵子搞完了,又各干各的,两套系统,两套领导,自然分开,结果之后又要搞水电,就又合,分分合合几个来回,最近一次是三年前,我跟志恒那会儿还算是一个部里的。”

“原来如此。”张逸夫点了点头,“照您的意思说,过一段时间还要合了?”

其实张逸夫问这句话纯粹是讨人高兴,水利部电力部从此再没合过他丫的比谁都清楚。

“不可能再合了。”夏济民轻轻一笑,瞳色一闪,大有指点江山之势,“社会情况不一样了,大家也早已厌倦了这一套,搞水的和搞电的,必须各抽一些人出来,永远在一起搞水电,水电不该是搞水的人说水,搞电的人说电,而是要培养一批人出来,专门搞水电,形成一套系统,一个专业。”

张逸夫颇为惊讶,不得不说,夏济民眼光确实毒辣。

为今之势,确实需要一批专门搞水电的人才。

“这个水电系统,必须极其强势,才能压得住两边,才能做得了事。”夏济民进一步解释道,“这也是将来水利系统和电力系统两方面的突破所在。”

夏济民基本判断都是正确的,唯有一点没有谈到,那就是这个所谓的水电系统,也许抽象上是存在的,但具体体现到现实,其存在的方式不再是一个部委,一个厅局,而是政府组建的由水利、电力、交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委员会,外加几个大的水电集团。

进一步来说,这些水电集团将依附于政府,而非完全依靠水利部。在这场水电的融合与竞争中,大坝安全、防洪抗旱等水资源调配原则上由水利部负责,重大事项有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做主,至于什么时候发多少电得听电力系统调度,也就是说水电厂由发电所得利益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电力系统,因而所谓水电,其利益基本并入了电力系统。

不知道夏济民有没有看到这一点,也不知道他如果看到了将要作何感想。

无论如何,此次相见,夏济民不再是那个阴郁的老人,身体上的康复让他对自己的生活与事业重又充满信心,而不是试图通过牢牢掌控女儿们的婚姻从而达成某种野心,与张逸夫所谈之事,也是真正的大事,不再是寸土必争的苟且。

待字晾干后,母亲大人小心翼翼包好送到张逸夫手上,夏济民还想再聊,但时间实在不早,他现在依然要保证按时作息,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