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老王这个人也不能说没有优点,专科毕业外加多年的工作经验,也算个知识分子了,只是这人性格比较和善窝囊,不会讨领导喜,又没有太突出的工作能力,这才一当老王就当了不少年,再加上邱凌当道,这让老王最后的一丝机会也荡然无存,踏踏实实当起了那个喝茶看报纸的老王。
而在过去的半年中,厂里的情况无疑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的核心焦点就是技术科,虽然这些变化都跟老王没什么关系,但变化后的发展局势,也许就有老王的发挥空间了。
窝窝囊囊的干了20年,老王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张逸夫刚坐在办公室几分钟,茶还没泡好,叩门声便已响起,王援朝笑吟吟地走进房来,手里拿着一摞不薄不厚的材料。
“张科长,您有时间么?”
“坐坐。”张逸夫对老王没什么不好的印象,也没什么好的印象,但他也知道,现在是需要老王的时候了,要看他够不够聪明。
“科长,您也坐。”
二人落座,倒好茶后,张逸夫先是客气笑道:“老王你来得正好,你不来我也得叫你来,事出突然,工作交接程序太草率,我都没闹明白呢。”
“谈不上谈不上,咱们技术科现在也没压着什么工作。”老王笑着把手上的文件放在桌上,“您要是有时间,我就跟这儿说两句。”
“老王你太客气了,说吧。”张逸夫拿起茶杯,静待老王发言。
老王也算懂事,知道张逸夫本来也没在技术科呆过几天,重要的事情又都被邱凌攥在手里,怕是完全不了解技术科是干什么的,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来挑明白了。实际上除了老王,也没人有本事挑明白了,他根本没有对手。
就很多电厂而言,是没有单独的技术科的,都是一个大的科室——生产技术科,简称生技科,统管厂内最重要的核心工作,当然后来的管理更为科学,逐渐变成了分厂管理体系,那是后话了。
而冀北电厂当年硬把一个科分成两个科,其实就是为了提拔干部,那位吃香提拔的干部便是邱凌了。原先生产科的科长资格老,办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家伙横在那儿一辈子,也没打算动换,无疑成为了中青年干部无法逾越的一座大山,就当时而言,邱凌还是有些竞争力的,因此牛大猛将科室一分为二,给了邱凌一个头衔。
只是就现在而言,最后得到这个好处的反倒成为张逸夫了。
技术科的常规工作其实极其有限,主要就是把技术关,一些设备的更新,管道的改造,操作的规范、人员的培训等等,毕竟电厂内大多数工作都是常规性的,机械性的,都在生产科那边、车间那边,很少有大的变动。
不过邱凌上位后,为了突出自己的作用与地位,这个“把关”的活儿,也是愣被他干出了花样,大大小小的变动,事无巨细,都要技术科这边签字,这就要其它科室车间的人,不得不笑脸相迎,也不敢乱得罪这位科长,要不以后没法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