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在全国推广降煤耗,不仅在名声荣誉上美满,其对于系统发展的实际意义更将名垂青史,相比于各种五年、十年计划,特高压输电、两百万电厂等冗长的项目,搞这件事实是个明智之举。

只是在这个仍处于计划生产的组织结构内,实在是很难掀起基层电厂主动想方设法降煤耗的积极性来,穆志恒这才如此大方地表扬冀北电厂,组织干部学习调研,在今后为了落实这件事,也许会将这个指标纳入生产考核,定为硬性的生产标准也说不准。

可说一千道一万算一世,这件事都是需要人来做的。如今最有魄力、有能力,有技术做这件事的人,就在穆志恒面前。从冀北如今情况来看,几乎是在张逸夫的个人带领下,冀北电厂在短短半年已经取得了丰硕的进展,煤耗实实在在降下来了,达标自评也完美过关,如此的效率与执行力,都让穆志恒意识到,张逸夫不仅仅是有专业技术而已,管理才能同样表现出了与这个年龄不符的出类拔萃。

相比于需要五年、十年历练培养的干部,张逸夫在半年之内,就已经烧得如火纯青,可以拿来用了,可以拿来进一步培养了。

而刚刚张逸夫的种种回答也解释清了他在会场大发雷霆的原因,也许穆志恒不能全盘肯定,但至少他能接受这个解释。

于是在华长青之后,穆志恒本人,终于也抛来了橄榄枝。

而张逸夫面对这个机会,无疑不能像面对华长青那样嘻嘻哈哈拖下去……

如今,虽暂且压过了欧炜,然其它欧炜仍有万万千千,欧炜幕后的欧炜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再混下去,怕是牛大猛已经罩不住自己了,他也不敢罩了。

之前张逸夫之所以迟迟不敢承了华长青的邀约,便是因为担心此事,华工本人都树敌无数,不知何时乘风而去,更何况罩别人了,您走得潇洒,剩下的烂摊子不还得底下人收拾?

而穆志恒就不同了,是切切实实的副部长,技术方面的一把手,在圈内浸淫了几十年仍能明哲保身屹立不倒且稳固前行,实是位罩得住人的大哥。

且论功绩,在全国范围内搞煤耗,从实际意义上创造利润,在财政方面让部里爽,这也是一个绝对讨好的工程。

再深一步,能跟着穆志恒混,实在是在张逸夫认知中,如今最美好的选择了,只有搞技术的人才会懂得张逸夫的珍贵。

张逸夫实在是再也找不出半点推脱的理由。

“如有机会,必尽全力。”张逸夫如是答到。

听了这话,穆志恒才露出了真正的微笑,而后点了点头道:“方法是否切实可用,仍需论证,这个论证过程中,无论是部里讨论还是电科院研究,都是虚的,需要切实的结果来论证,吃饭的时候我会与赵文远交流,探讨在华北地区试点的可行性。”

“明白。”张逸夫会意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