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后,他终于得以擦了把汗,那感觉就像是写了一篇高考作文一样可怕,这一面卷子已经写满了,赶紧翻面——

【若汽轮发电机组按朗肯循环工作,有关参数为b=1383a,t=……】

【试求下列经济指标……气耗量、煤耗、热效率……】

【讨论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指出哪些指标是完善的,为什么?】

张逸夫读题就用了一分钟,读完直接头炸了。

对业内人士来说,这是给你一个汽轮机的内部参数,最关键的还没告诉你,要自己计算,然后根据这些参数来算出来12项经济指标,每一项都有可怕的计算量,这还不算完,还得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解释哪些指标完善,哪些不完善,分析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是电厂运行的题目,但非本科生几乎是不可能答上来的,一步都不可能,研究生也很难完整答题,把这个弄明白了基本可以造一个发电机,设计一个电厂了,这种题简直就是给段有为那种水平的人设计的……

张逸夫也不是没有思路,没有方法,但自己一步步算下来,实在太慢了,又不能保证正确,这一道题花上一个多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为了这10分至于么……

还真至于,要从死记硬背之间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这种变态题了。

没办法,只能搜索了,但愿在某个角落,能藏着一道一模一样的题。

专业文献?没这玩意儿。

电力系统内部试题库……还是没有,哪个天煞的想出来的这道题。

抱着知识从实践中得来的理念,张逸夫选择了历年的各电厂的自我考评报告,希望在实际中找到蛛丝马迹,以1383为基准进行暴力扫寻……

依然没有,找到一台一模一样运行参数的机组,还要有计算报告,这实在太难了。

怀着绝望的心情,张逸夫打开了论文库。

博士论文,没人讨论这么无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