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愣,随后稍微一琢磨,好像也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

检修是做什么用的,就是排除问题确保安全的,所以以检修完成这个时间为节点,暂且可以确定,在那个时刻,开关内部是没有问题的。

可在完成检修几个小时后,合闸过程中又确确实实发生了爆炸。

按照这个逻辑,问题只有可能发生在从检修完毕,到合闸操作这中间的几个小时中,无可厚非。

“等等,大家还记得87年陇原的那次事情么?”一个电厂的干部表情如醍醐灌顶一般,拍案说道,“当时就是检修完后,开关上的一个螺帽弄歪了,一个月的时间渗了不少水,还好及时发现没有酿成大祸。”

大家听了这一重提示,瞬间脑洞大开,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想了起来。

“有一次试验也是,试验完毕没做好密封,两个月以后出事了。”

“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是检修过程中有所疏忽,动触头、拉杆角度出现了问题,也有爆炸的可能。”

随着这一重思路的打开,一种可能性更大的解释风生水起。

那就是在检修过后,丰州电厂重新密封开关的过程中出现了疏忽,由于正处雨天,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够足够的雨水侵入了,随后一个合闸,炸!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说法,那就是丰州电厂在检修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造成了开关内部元件错位,这种说法无疑更可怕。

无论是这两种说法的哪个,无疑都比同步同期靠谱很多。

最关键的是,这个说法死无对证,又没法解释,在这种扑朔迷离的阶段以此总结事故原因,大家都很满意。反正苗德林是铁铮铮逃不过背锅的了,与其责任分散,不如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姚新宇这边已经默默坐下。

其实这种可能性,张逸夫也早早考虑过,但他始终不相信丰州能出这么大的失误,这好歹是华北的招牌,是达标电厂,工人与领导都是身经百战的,不该这样。此外,这种说法死无对证,几乎查无可查,若是不做深思就说出来,怕是有乱扣帽子的嫌疑,而且是往死里扣,让人不能翻身。

考虑到自己厂长的立场,张逸夫才一直没这么提,也许在场还有其它人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但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也没有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