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峰知道,王若冰是在关心自己,心中一阵感到,但想到,自己的事情要靠一个女人出面,那自己万万无法接受。
更重要的是,李天峰和王国宏当初有一个赌注,且赌的就是这一款发动机,现在这个时候要王若冰去求王国宏,李天峰更是觉得万万不可能。
于是,李天峰道:“若冰,不需要你出面,也不需要你求爷爷,我相信,发动机立项的事情,最终会有定论。”
接着,李天峰和王若冰聊了很久,李天峰态度明确,就是不要王若冰出面,除了聊了这些,李天峰还关心的问了王若冰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学习上的事情。
结束通话之后,李天峰心中想道,自己这一款发动机,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尽快研制出来,各种试车必须抓紧,原型机也必须要尽快弄出来。
……
150小时持久试车一直在进行。
这样的试车,对发动机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后续将接着进行的300小时持久试车考验更加严峻,闯过了这两次试车,发动机才能算是基本研制成功。
试车台上,发动机稳定工作,试车监控控制室内,几名试车员全神贯注,几名试车工艺员也是丝毫不敢放松,作为这一款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丘文安常常出现在试车现场。
这样的试车,对大家的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大家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试车记录,还要整理各项试车数据,幸好,试车并不是接连不断试车150小时,每天试车时间大约是数个小时,最后累计达到150小时,间歇期间,大家有一定的时间整理数据。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国产航机的质量
试车车间厂区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围墙外面,隔着数米,是挺拔的,高高的隔音带,一颗颗十几米高的杨树非常的苍翠,再往外,就是一片片农田,菜地,距离试车车间厂区最近的农户,至少有三、五百米远。
没错,试车车间厂区比较偏僻,已经处于宋州市郊区,距离宋州市高新科技开发区数公里,好在地方虽然偏僻,但交通还算可以。
试车车间厂区门口就是一条柏油公路,连着宋州市高新科技开发区的宋州大道,经过试车试车厂区大门口,一直通向远处另外一个乡镇。
试车车间厂区位置比较偏僻,四周也鲜有人家,但最近试车频繁进行,尤其是进入150小时持久试车之后,试车更加频繁,试车的声音从试车车间厂区传出,远远的传出很远,一些当地人也隐隐的能听见。
“老王,那家公司好像是什么天峰科技公司吧,他们在干什么,怎么老有这样奇怪的声音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