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页

只是枪体难免要做相应的改动,军械所目前还在研制中。

至于瞄准镜也是十分必要的,后装底火枪的有效射程经测试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四百五十步,比二代前装膛线枪整整远了一百五十步。

这得益于枪管的密闭性,以及子弹的形状、材质,底火子弹铜制弹壳与弹头一体,气密性自然比前装压铅弹要好上不少。

但是即便火枪有效射程已经达到四百五十步,但想凭感觉打中四百多步外的目标扯犊子。

除非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神枪手,例如刘鸿渐亲卫营中的杨天宝等几个好手,但他们手中的枪可不是这种刚研制出的毛瑟步枪。

哦不,应该叫恒一式、忠良式步枪,他们手中的可是后世大名鼎鼎的ak,还是ak的最终版ak自动步枪,无论是稳定性还是精度都要高得多的多。

而加上瞄准镜就不一样了,至少想打中一两百步距离的目标还是大有可为。

前两年玻璃研制成功后,刘鸿渐最先想到的便是开发望远镜、瞄准镜,而最初一带的瞄准镜如今已经装配到了ak小队。

只是刘鸿渐对这一款瞄准镜的精度还不甚满意,目前军械所研制新一代瞄准镜的负责人是更年轻的孙云球,这个来自工学院一期生的年轻小伙子着实令宋应星以及刘鸿渐刮目相看。

他不仅在机械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在光学仪器上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能,不足弱冠头上便已经有了男爵的爵位,就这还是宋应星担心赏赐过甚让这小子染上坏毛病专门给刘鸿渐打了招呼。

“臣想一步到位,待瞄准镜和弹夹研究成熟并完成组装后,再去考虑量产的问题。”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盲目的量产一种不成熟的武器对人力、物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是对军队士兵的不负责。

后世哪一种枪械想装配到全军,不是经过数年无数次的反复试验才得以实现的,大明如今的火枪威力虽然不能说天下第一,但与欧罗巴人对阵也完全不落下风,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是朕太急躁了,一切就按照刘卿和宋卿的安排吧。”朱慈烺很老实的承认了错误,这让宋应星也深感诧异。

心说怪不得王爷敢如此有恃无恐的做事,原来是早就将皇上给摸透了。

“唉!宋老,榴弹炮的研制也得抓紧了,大明能不能打赢与荷兰人的战争,就全看你了。”刘鸿渐叹了口气,意味深长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