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页

现在朝臣们是怀疑,倘若他去了,那几乎他们就能肯定了,肯定了科举改制定然是朱慈烺与他狼狈为奸捣鼓出来的,所以,宫里去不得。

“不行!必须今日去,为父一会儿便去军械所与宋老弟说道说道。”刘德隆自然不肯,一句话便封死了儿子的退路。

正待这时,院子外边似乎又来了人。

“王爷,内阁首辅李邦华李大人求见。”丫鬟小白进来通报道。

哎呀我次奥,这李大炮真是雪中送叹呀!刘鸿渐心道。

第684章 千秋功罪,谁人评说

“爹,首辅大人来了,要不你看……儿定然会入宫劝谏皇上的,您老放心便是了。”刘鸿渐趁机对老爹道,见老爹仍旧在犹豫马上信誓旦旦的拍了胸脯。

“如此甚好,那为父先回了,有了信儿莫忘着人告知为父。”刘德隆道。

昨晚是内阁大学士,今天是内阁首辅,想来都是为了科举改制的事。

只不过他非朝中大员,这些事他也只能以父亲的身份压着自己儿子,反倒是在内阁首辅面前没办法置喙,刘德隆站起身叹了口气出了院子。

自安国郡王一家子搬到西山别苑,李邦华还是第二次来这边,在山下感叹了半晌西山的繁荣,不禁又对安国郡王的能耐由衷佩服。

但佩服归佩服,这跟改制科举,打压天下读书人是两码事。

李邦华与方岳贡等人不同,他对安国郡王并没有什么愤懑情绪,正相反他十分肯定安国郡王对朝廷做出的贡献。

至于改制科举的事,李邦华只是觉得这是安国郡王年轻气盛的草率之举罢了。

虽然昨日与朝中重臣商谈出了对策,但李邦华想着如能说服安国郡王,说不定就能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挺好的吗?

更何况真要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李邦华是不怎么看好那群同僚的,虽说那招式有点损,但也看对谁,安国郡王又岂是在乎名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