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吏部已经送上来了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到了退休年龄的官员与干部。刘猛有些愁眉不展,他坐立不安地说道:“官家,这帮人的退休金可不是小数目。”
“嗯。”赵嘉仁应了一声。这些问题才是他最大的敌人,如果有充足的财政收入,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算是难事么?问题就在于没有充足的钱。
“官家,这帮人在位置上,只用给他们一份钱……”
赵嘉仁打断了刘猛的话,“这帮人既然干不了事情,干事的人还得再给一份钱。而且让他们尸位素餐,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可朝廷现在已经没什么进项了。官家,海事局里面你那份也已经用了个干净。除非是能在倭国再开两三个佐渡岛,不然我们就真没钱啦。”刘猛干部出身,对于整体的局面了解的比官员多得多。
“这点钱不算什么,只要再等一年,杭州的房子开始大卖,转眼就把钱赚回来了。”
“杭州的房子这么贵,谁会掏这么多钱。”刘猛对此非常不以为然。
“那可未必。关键是看怎么付钱。而且当下要务也不是这么点官员,便是超发些交钞,这帮人的钱也就够了。当下有两大要务,第一个就是黄淮平原的生产和税收。第二个就是在南海扩张的事情。我等在南海经营这么久,已经不能再用这么简单的手段,而是要深挖一下。”
“深挖?那边地下还有什么金银?”刘猛登时就来了兴趣。他自从当过了佐渡岛的岛主之后,就对海岛有着非常深刻的尊重。哪怕是再贫瘠的岛屿,都很可能蕴藏着极有价值的东西。
对这种时代的隔阂,赵嘉仁很无奈。在21世纪,提起深挖,大家能想到大多都是‘深挖潜力’,而不会想到具体的去挖矿之类的事情。所以赵嘉仁就直接用刘猛能听懂的话解释,“现在你觉得是缺钱么?”
“是。”刘猛回答的干脆。
“缺钱只是个表象,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发行交钞。也就是说,我发行了交钞之后,有没有能与交钞对应的商品。若是南海每年能够运回来的东西增加一倍,我们便可以轻松的多增发几千万贯的交钞,这帮官员和干部的退休金才几个钱,很容易就能平账目。”
刘猛已经是赵嘉仁手下非常有经验的干部,即便如此他也觉得思路完全跟不上赵官家的思路。思前想后,刘猛还是觉得不理解。他忍不住回想起从前,那时候刘猛完全不能理解赵官家为何一定要大家建立起脚下的大地是个圆球的理念。
当时刘猛就想过,脚下大地是不是圆的和刘猛有个毛的关系。这么多年,刘猛不知道脚下的大地是圆的,不照样吃饭睡觉茁壮成长么。
回想起那样类似的感觉,刘猛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他继续问道:“官家,你觉得我该干什么。”
“你现在就该干好吏部的差事,找出那些能干的官员和干部。只有官员和干部们能干,只有官员和干部们知道我们要干什么,我们才能完成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