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尔补充道:“我想,美国人最大的可能是向巴西提供军事物资,让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去打仗。”
“这两个世敌的战斗没那么快分出胜负……”霍夫曼意味深长地说道,“即便阿根廷抵挡不足最终失败,又与我们有何相关?美国赢了是正常,输了大丢面子,而我们损失不了什么!这就好比在敌人家里打架,大家互相打斗砸东西,只要我们全身而退,最后是谁比较吃亏?”
大家都笑了起来,为元首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叫好,比用政治意义、军事意义等论点更有说服力,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规定由约德尔和施尼温德共同制定作战计划,名称就叫做——跳板。
最高统帅部普遍认为该计划即便有所损失了也不会太大,比这更冒险的昆古尼尔计划、巴拿马计划都已执行完毕,损失些陆战旅和装备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施尼温德立即盘算起兵力来:如以7月15日为战役发起日,意大利海军的鹞鹰号应该会已服役并完成海试,齐柏林号航母也能修复并投入使用,加勒比海战役中受轻伤的战列舰将基本修复完毕,霞飞号补充航母差不多也能投入使用,即便帝国号战列舰届时还不能服役,德意联合舰队依然可集结包括3艘航母,7艘战列舰(战巡)——意大利3艘(维内托级3艘),德国4艘(提尔匹茨、黎塞留、斯特拉斯堡和格奈森瑙)在内的强大兵力。
第103章 新战场(4)
施尼温德预计英美海军最多可集结4艘航母(2大2小)、5艘战列舰规模的舰队,德意海军加上岛屿协防、飞行员优势加成,如果是舰队交战,完全有较高赢面——稳赢的仗其实没人和你打。
他的脑子转得很快,考虑问题更多,这一仗一旦开打,英美在亚速尔方向就再次动不了——这可比1个陆战旅和物资装备重要得多,亚速尔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构成套在大英帝国脖子上的绳索,而且越勒越紧。等那些新式21型潜艇大规模服役后,英伦三岛的末日就要来临了,而日本攻占印度会最终充当英国的掘墓人。
与其费心费力折腾海狮计划,用100万兵力去执行不见得能胜利的登陆计划,还不如抽调1万兵力去南美洲试试水深水浅,在美国将力量浪费在国土防御上后,让他们继续将力量浪费在其他方面。
有一点他认为元首说的很对,德意海军总归是要与英美海军争一下高低的,不可能每次都让日本带着玩,那样成长太慢,考虑到美国惊人的造船能力,必须持续与美国交手,抢先与美国交手,打乱对方节奏,绝不能轻易让对方形成压倒性的军舰数量优势。
不过一想到亚速尔他又觉得有点棘手,迟疑半天后问道:“倘若海军主力倾巢出动去打马岛,而英美趁机去进攻亚速尔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霍夫曼皱着眉头,“但希望不能都寄托在舰队帮助守岛上,如果每个岛屿都要舰队帮助防守,有再多的军舰也不够用,那样我是不是还可以问,万一敌人佯攻亚速尔,实则进攻加那利群岛怎么办?”
施尼温德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岛屿最终是需要依托自身实力进行防守,最起码要能支撑到支援舰队赶来,亚速尔是我们花费力量最多,投入最大的岛屿,如果还不能形成坚固的自身防御体系,那就是个笑话。”霍夫曼不满意地说道,“就如同你们前两天才告诉我岛上有个间谍,从我们占领亚速尔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对外透露消息,但你们却迟迟没抓到他。”
凯特尔知道这黑锅不能由海军来背,便难得地说起了情:“我们也没想到会有间谍,更没想到这个间谍居然是土生土长的葡萄牙人,帝国保安总局一开始的反谍方向出现了错误——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新登岛人员上,认为是我们带入亚速尔的工程人员中混入了间谍,白费了力气……”
不过凯特尔说到这里就停掉了,保安总局是元首直管的部门,指责太多元首面上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