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诚兄!”刘备复又转向济北相鲍信。“我曾见你营中有一别部司马,唤做于禁于文则,其部三千人纪律严明,堪称精锐,可能借我一用?”
鲍信想起昨日当面允诺之事,自然无话:“若能败华雄,何吝一将?只是不知玄德准备怎么打?既然有一位万人敌,何不聚拢精锐骑兵三千,当面败之?反而向我索要区区一部步卒?”
“若只求一胜,早两日便让我弟张益德出马了!”刘备昂然作答。“明日必斩华雄,兼下虎牢,方可一雪前耻!”
帐中诸侯、文士、将领,齐齐惊疑失色。
过了许久,曹操才第一个打破了沉默:“益德与于禁去斩华雄,我大概能懂,也大概猜到了玄德的计策,可谁去下虎牢?虎牢是这么容易下的吗?”
“自然是我亲自去下!”刘备缓缓抽出腰中长剑,顾盼自若。“唯独孟德兄务必要将乐文谦和其所部两千人借我一用方可。”
……
“初平元年,关东联军起,共行讨董,至虎牢,有都督华雄塞雄关以守,兼以骁勇,多败联军。日久,诸侯拥军十万,唯置酒高歌,不敢言战。绍自河内至,促军往战,五日连败,益囧。将沮,备拔剑而起,自请一日斩华雄、破虎牢。军中半为惊悚,半壮其气。”——《典略》·燕·裴松之注
第三十三章 一骑如熊虎
没有人对刘备的计划加以质疑。
这倒不是说在座的关东诸侯就这么信得过此人,相信他真能一日斩华雄而下虎牢,而是说他们普遍性认为刘玄德有这个资格去赌这么一把。
论地位,虽然刘备只是个私表的骑都尉,但毕竟也是个两千石了,而且其人身后影影绰绰的有徐扬诸位诸侯的身影,有何进旧部的政治立场,还有一个卫将军之弟的身份……恰如曹操是袁绍发小一般;
论实力,刘玄德再怎么样,手中也有自己的几千兵马,在此处有属于他的一个大营,更不要说经过董相国数月的军事调教后,关东诸侯多少对来自边郡的军事人才多了一些重视。
总而言之,尽管刘备在这个大营中属于地位最低的一个人,尽管大家心里还是隐隐约约的看不起他,却终究是将他视为平起平坐的一员……换言之,在关东诸侯眼里,刘备到底还是有人权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那么,既然其人有‘人权’,那在眼前这个大家都无可奈何的状态下,他挺身而出,借个几千兵马外加几个将军,又算是什么大事呢?
而相对应的,刘备也非是一时兴起……实际上,这些日子枯等在虎牢关外,整日朝夕相处,刘玄德对这些关东诸侯也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当然,这倒不是说刘玄德如何如何愤世嫉俗,平心而论,他其实还是挺认可这些人的,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的门第、学问、人脉都并不是假的,自己跟这些人相比,的确是差了好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