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没有。”
“两千石?”
“子廉父亲,我那过世的叔父只是做过一任六百石县君罢了。”
“这就对了。”公孙珣收起笑意正色言道。“哪里有位列公卿、又是族中嫡脉这家人,财产比族中其他人要少的道理?真要是那样,恐怕曹氏就要在县中丢大脸了!其实那县吏也是辛苦……他哪里敢让你家的算钱比曹子廉家中的要少呢?”
且不说其他人,曹操何其聪明,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过来,然后便不由面色青红不定,以至于顾左右而言他:
“夫人,你之前所言歌舞何在啊?”
丁夫人闻言知机起身行礼道:“公孙郎中,其实本来我家中并无歌舞,但说来也巧,近日正好从琅琊那边来了一家流浪的歌舞伎乐,听说歌舞俱绝,正在谯县落脚,我便自作主张迎了过来,恰好为郎中助兴……还请郎中稍待,我这去取歌舞过来。”
公孙珣赶紧回礼,不以为意,他只以为这是人家丁夫人要退场开宴的托词……作为女主人,宴席上来见一面是礼仪,却不适合一直呆在这种场合,而歌舞伎女上来了,她自然就可以从容告退了。
……
“卞夫人者,本倡家也,汉延熹三年十二月己巳生于齐郡白亭,有黄气满室移日。卞父怪之,以问卜者王旦,旦曰:‘此吉祥也。’”——《旧燕书》·方士列传
第四章 盛意(中)
歌舞这种东西,公孙珣见得太多了,毕竟他在洛中怎么说也算是半个风云人物,虽然自己很少享受,但见识却是到位的,所以也就没太在意。
实际上,也确实没什么可在意的,只见一个布衣老头和几个乐师进来团团作揖,然后就拿出琴瑟鼓笛来,并由那个老头率先独奏一曲琴乐为众人助兴……呃,实话实说,还没蔡邕弹得好听呢,也就是地方风格不同,听个曲调而已。
总之吧,正如公孙珣所料,丁夫人借着上舞乐的时机直接告退,连带着把尚在襁褓中的曹昂也抱了下去,倒是曹仁、曹纯这两个半大顽童依旧留在了这里,而众人也不以为意,只是借着琴声开了宴。
当然了,说是开宴,也没什么礼仪可言,这主要是曹孟德本人是个不着调的,公孙珣其实也挺烦那些东西,而既然一主一宾都是那个样子,此地又无长辈,那自然是不免有些放浪形骸了。
先是公孙珣说了一些当日曹操不辞而别后的洛阳局势,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但可能是曹操回到家中以后,意识到自己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再登仕途,所以对这个话题有些不耐烦,到最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众人居然开始说起了笑话,以及各地奇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