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宽府上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该说的早就说了,无外乎就是形而化之的一番勉励。
然而,走出太尉府的大门,公孙珣却并没有直接出城,而是和早早搜集了十几辆车子的公孙范一起,带着吕范、韩当,还有一众佩刀持弓的辽西宾客径直去了下一个去处。
“好!”
“蔡公之音律,堪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能听到蔡公的仙音,也不枉我在洛中盘桓数月啊!”
“蔡公此曲,闻之如让人见白雪皑皑……妙啊!”
“说的好,正是白雪皑皑。高洁清白,如此方为君子之乐!”
没错,这一日的蔡邕府上,作为京中名士的著名交际场所,依旧是热闹非凡,甚至可以说更胜往昔,因为这一日,大汉朝最顶尖的音乐蔡邕蔡伯喈再度亲自出场为来宾奉上了一曲仙音。
其实,也由不得这蔡邕最近心情大好。
要知道,因为修建石经外加东观修史的功绩这蔡伯喈可是刚刚提了半级的,摇身一变,就从郎中变成了议郎!而所谓议郎,虽然是个六百石闲职,却也是不能小看的。因为,这是郎官中的最高级别,很多两千石大员来朝廷述职无处安放时就会暂时挂一个议郎的头衔,而朝廷想要升黜某个人才,一般也要经过这个位置……换言之,正如三百石的三署郎是新晋官员的储备池一样,这议郎也根本就是大汉朝最顶级官员的储备池。
而既然如此的话,京中有所传言,说什么这仕途上扑街了几十年的蔡邕蔡伯喈,终于也要起飞了……似乎也是人之常情嘛。
甚至,就连蔡邕自己都信以为真了,搞得他每天都心情不错的在自己家里呼朋唤友,甚至还时不时的亲自为来访宾客搞音乐表演!
“哎呀!”坐在上首的蔡邕听完这些称赞以后,忍不住按住琴弦长叹一声。“可惜啊,今日有音乐却无文思,若是此番再有一篇好诗文,岂不美哉?!”
“蔡公既然说了,不如座中诸位贤达且试着对刚才的仙音做一篇文章来?”在场的诸多名士中,当即就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了。“不拘诗文还是辞赋,不拘长篇还是短篇,且做上一篇来,然后请蔡公品评,若真是极好,咱们便再劳动蔡公一番,请他帮忙用那公孙纸、韦端墨、张艺笔,认真抄录一番……如此,足可传家啊!”
众人轰然应诺。
然而就在这个美妙时刻,却忽然有不速之客上门来了。
“听说此处要作诗?”公孙珣昂首按刀,带着一众辽西大汉直直闯入了此地。“如此雅事,蔡公为何不唤我来啊?难道不晓得我来京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