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军并非刚刚发兵南下,郭先生何以不早劝宁王旋师回防?”
“两面受敌,最忌仓皇后退,一旦旋师,则后有追兵,我军士气亦受重挫。”
“然也,还有什么胜利能比击败贺荣更能振奋士气?”
郭时风笑着摇头,“先不说能否守住襄阳,即使侥幸成功,亦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情,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宁军士气还没振奋,江东即已失守。”
“如果盛家退兵,甚至也去助守襄阳呢?”
“哈哈,徐先生若能劝退盛家军……”郭时风看向宁王,有些话他没资格说。
宁抱关道:“盛家若肯退兵,我倒是的确可以考虑发兵襄阳,只是便宜了奚家。”
郭时风道:“奚家一旦站稳,肯定会进攻江东。”
“奚家原有助襄之意,我再去劝说,不让他们东进便是。”
郭时风看向宁王,笑道:“大家都去襄阳,梁王在冀、并两州可就如鱼得水了。”
徐础道:“宁王若不想让任何一方获益,就不必想什么大势了。”
宁抱关思考多时,“助守襄阳只为争一个威名?不妥,大大不妥,徐先生此番议论,大失水准。”
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
梁王曾派兵一万随徐础前往襄阳,大多驻扎在东都城外,前些天押送粮草时离开千余人。
东都城里生变,城外军心大乱,许多人混在冀州兵当中逃亡,仍剩余六七千人,进退两难:留下,害怕遭到杀害;逃走,担心城中的家人。
听说第一拨宁军赶来,又有千余人逃走,郭时风向潘楷建议道:“宁军已至,潘将军靠山稳固,可将城外的梁军召进城来,厚加抚慰,抚慰不成,需以军法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