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就好,一边开民智,富裕百姓,一边还得要引导民风,这是最大的事,比收纳了朝鲜和倭国还要大的大事!”

方醒正色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明会持续强大下去,可强大的根基是什么?”

“科技!学术!知识的普及率!军队的强大,合理而充沛的钱粮!可关键的却是民风!”

“民风就是国风,我希望大明的百姓和善而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将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品质,但他们的骨子里应当不惧怕战争,不惧怕欺压,要有站起来,为自己,为大明而战的信念,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永不消亡!”

……

凌晨,李二毛要走了,书院的师生们一起相送。

在书院门口拜别了母亲后,李二毛被簇拥着往城门去,他将在那里和方政会和,一起去军营。

天色微亮,城门已经打开了,早起进出的人群满脸的风霜。

书院的教授在叮嘱着李二毛,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书院学生出仕的开端,不能出错。

吕长波最是兴奋,他觉得在李二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曾实现的目标。

而解缙却是云淡风轻的交代着怎么和地方官打交道,可李二毛多半没有这个需要,因为他只是个九品散官,地方官不会搭理他。

方醒和马苏站在边上,那些学生们在外围,羡慕的看着李二毛。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不想飞越关山,去看看异族是什么样,看看大明以外的风土人情。

时辰差不多了,李二毛走到方醒的身前跪下道:“弟子就此一别,不知何时归来,恳请恩师保重身体,弟子必不坠书院之名。”

告别,同辈告别多是叮嘱,有的还喝点小酒,叫几个女人唱曲。

而方醒作为师长,只能是教导。

“此去千里,山高水长,遇事不可慌张,人一慌,所学的能使出十之三四就算不错了,镇之以静,从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