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看来,林鸿飞愿意牵头搞这个东西,简直是千好万好,中央处理器的重要性,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明白,哪怕不是老百姓们心中认为的那种商用中央处理器呢,但这种应用在专业领域处理器其实更是共和国的发展所需要的……科技部的这些混蛋真是该敲打一下了。
“你怎么看?”他低声向首相问道。
“补充进八五计划、列入明年的九五和863计划吧。”内阁首相很清楚林鸿飞要搞的这个东西的价值,略一沉吟,向当今建议,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去好好收拾科技部一顿。
“嗯。”当今应了声,算是认同了内阁首相的这个建议。
科技部的混蛋们,这次你们倒霉了……老子的便宜也敢赚?活该!听到首相大人和当今的对话,林某人的心里舒服的简直如同三伏天吃了根冰棍一般的爽。
“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是预警雷达的布置问题,我的初步考虑是这样的:既然机身顶部因为旋翼的存在已经没有了安放空间,那我们就干脆将预警雷达天线整流罩从机背放在机腹,”林鸿飞拿起刚才的图纸,又换了一张图纸放上去,硕大的投影幕布上清晰的显示出了林鸿飞的设计方案:一个预警机特有的硕大“蘑菇”无比显眼的出现在了林鸿飞设计的那种飞机的机腹部位。
在飞机的肚子上长出了一朵大“蘑菇”?专家们顿时精神一震:这小子,好奇思!好妙想!
是的,以往的舰载机预警雷达,要么是美军的e-2系列的背上背着朵大“蘑菇”弹射起飞,要么是英国“海王”预警直升机的那种在机身侧面挂一口“钟”,要么就是ka-31的在机腹悬挂一面可折叠的旋转平板雷达天线,但这小子竟然可以将一朵“蘑菇”放在机腹下面!
就冲着这份奇思妙想,不佩服都不行!
第一五一四章 方案(3)
林鸿飞继续道,“按照我计算的结果,若是飞机的翼展能够达到25米左右,飞行高度可以保持在7500米至8000米;美军最新型号的e-2c舰载雷达预警机的雷达天线罩的直径是73米,若是我们以阿古斯塔公司和韦斯特兰公司联合开发的eh101为参考对象来设计这款飞机,则eh101的主轮距和前后轮距之间的空档最大可以容纳一个直径77米的雷达天线罩,通过对主起落架以及前后起落架的调整,或者还可以容纳直径更大一点的雷达;若是以米-26为参考对象,则可以布置一个直径10米左右的雷达天线罩。”
“相对于英国‘海王’舰载预警直升机和前苏联ka-31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雷达布置方案,我们可以布置下更大的雷达,实现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只是考虑到这种特殊的下置雷达天线罩的方式,如此大的雷达天线罩,就算我们的雷达探测技术落后,可以功率弥补不足,容纳的雷达足以满足以航母为圆心、最少800公里之内对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的预警要求了。”
“我个人的一点小建议:从机腹到雷达天线罩最低点的距离不要超过1米比较合适,最高不要超过12米,为了保证结构的足够结实,雷达最好是采用不必旋转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当然,无论是参考eh101还是参考米-26,起落架除了要保证机腹有足够的离地距离之外,还要经过特殊的加高和加固设计,嗯,这是我多言了,专家们肯定能够想得到,是小子无理了。”
说到这,林鸿飞喘了口气,看着正在望着自己的图苦苦皱眉思索的专家们,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他可以肯定自己的这个二把刀设计的飞机肯定存在着一些问题,最起码在林鸿飞自己看来,雷达天线罩距离机腹的距离就有些过近了,这么近的距离必然会对飞机的稳定飞行产生一些气动干扰,但在林鸿飞看来,这应该是旋翼机唯一能够采用的大型雷达天线罩、并且“站得高、看得远”的布置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