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是单纯的从商业和技术的角度考虑合作的可行性,但在听了石子增这位在国企里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的这番见解,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中国特色!
这个问题,就是最有中国特色的问题。
面对石子增的这番见解,在座的每一位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说一个“服!”字。
“老石,这么说来,你更看好咱们公司同东安发动机的合作?”
“林总,可不敢这么说,”石子增连连摆手,“只能说,在达到相同的效果的前提下,看上去似乎同东安发动机的合作更符合咱们公司的利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咱们同东安发动机合作,问题也是有些的。”
“嗯?”
石子增这话一出口,不仅林鸿飞正了正身子表示自己要洗耳恭听,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是肃然而听。
“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协调同冰飞的关系,”石子增道,“到现在位置,我觉得,十有八九冰飞的领导们心里都已经觉得咱们同他们在发动机方面的合作不敢说板上钉钉,也差不了太多了,咱们这一掉头与东安发动机合作,怎么协调双方的关系,不至于产生误会,估计有林总操心的。”
“老石,你就不担心中航工业总公司的态度?”林鸿飞心中大为奇怪。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不管冰飞还是东安发动机,都是中航工业总公司的下属单位,总少不了他们的那一份好处。”在这个问题上,石子增很是淡然。
第一二二四章 重点考虑对象
这真是实在到没法再实在的大实话,不管是冰城飞机制造厂还是东安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都是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单位,既然是中航工业总公司的下属单位,那站在中航工业总公司的角度来看,不管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同谁合作,他们都乐见其成……反正好处总少不了他们的那一份。
望着大家脸上若有所思的表情,林鸿飞道,“现在,大家举手表决一下吧,赞同优先考虑同东安发动机合作的举手。”
一片手臂如同一片茁壮的小树苗一般齐刷刷的树了起来,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弃权,所有参与会议的人,几乎以全票通过了优先考虑同东安发动机合作的决定……反正只是优先考虑东安发动机,又不是一定要与东安发动机合作。
“看来大家都看好同东安发动机的合作,”林鸿飞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很好,接下来的考察,大家多留点心,非技术专长的同志,也请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出发,对比一下同冰飞和同东安发动机合作的优劣。”
※※※